中新网11月21日电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教育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着力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有一流的教育,才能有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国家。
2006年7月至11月,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先后主持召开四次座谈会,同来自全国各地的21位教师、校长和教育专家亲切交谈。他们有在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工作的教师、校长刘彭芝、丁强、蓝继红、高军民、魏葳,有中国科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的现任和前任校长朱清时、杨福家、王大中、纪宝成、卢铁成,有长年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专家叶澜、谈松华、马树超、顾明远,有长期从事教育行政领导工作的王湛、韦钰、陶西平、周远清、王明达、龙德毅,还有年过八旬的全国特级教师霍懋愚征。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温家宝仔细倾听并不时插话和提问,共同就办好中小学、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校办学质量、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增加教育投入、借鉴国际教育经验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座谈会始终在热烈、轻松和务实的气氛中进行。
温家宝指出,教育振兴是中国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国经济持续28年高速增长,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我们的国家能否持续繁荣下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在哪里,关键在人才,根本在教育。教育的发展不仅关系当前而且关系长远,不仅关系经济繁荣而且关系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提高,的确是百年大计。我们要抓住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机遇,继续大力发展教育,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温家宝说,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在过去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近几年中国教育事业又有了很大发展,呈现不少新“亮点”。例如,实施西部“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等,使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城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还存在同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肯定成绩、找出差距,通过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加强管理等,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温家宝强调,要把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作为体现社会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义务教育的对象、教师队伍以及办学社会环境,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因此,要立足国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要加强素质教育,搞好中小学课程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培养高尚品德和创新精神。要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时间去接触社会和生活,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动脑动手能力。这对教师和学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持从严治校,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并建立健全科学的学生考试考核制度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要进一步转变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形成风格、争创一流。
温家宝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国家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这样做,既有利于当前缓解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紧缺的矛盾,也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扩大社会就业。要进一步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把职业教育同职业资格认定、职业等级评定及就业准入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要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调动行业、企业、学校兴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温家宝强调,要巩固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成果,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普通高校要科学定位,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发挥优势、办出特色。要继续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国家培养大批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要依法加强对民办高校的规范和管理,促其健康发展。
温家宝说,提高教育质量必须依靠教师。中国需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造就一大批教育家。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师范教育的支持力度,吸引全社会最优秀的人来当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需要更多一辈子献身教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让学生永久铭记的教师。要严格教师准入制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待遇,保障教师合法权益,让尊师爱生的传统美德在全国城乡蔚然成风。
温家宝指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我们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当前,各级政府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育。要千方百计增加教育投入,努力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我们已在支持教育发展方面办了一些实事,还要下决心再办几件实事。要加强教育统筹,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合理布局并协调发展。要坚持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家庭贫困学生的助学体系,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加强舆论引导,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