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我从道德上,很难用其他的方法来面对这样焦灼的现实,比方说用后现代的方法去调侃,我做不来
★ 本刊记者/李径宇
位于山西的古镇碛口,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弯,它逶迤游走在晋陕峡谷之间,在古镇边上异常平缓安静,出镇时河道陡窄,流水喧喧。
9月28日傍晚,中秋将至,这里已经有些冷意。贾樟柯从红地毯上走来。
红地毯从离黄河水近50米的地方铺起,铺在狭长的土路上,三绕两转,穿过幽深的小巷,才铺进叫做歇马驿站的古老的院落中。这个院子,被选作贾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奖的纪录片《东》的首映场地。
一起从红地毯上走来的画家陈丹青在隔日后感叹说,这样的首映式,让他恍若走在超现实的世界里。
电影记录的是长江边上11个男性拆迁工和湄公河边上11个女人体模特的生活。首映式选择在黄河边上,让三条河流文明交汇,是贾樟柯的用心所在。
10月5日下午,记者再次见到了贾樟柯。
“所谓真实本身其实最后在 电影里只是一种真实感”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要透过画家刘小东的视角来展现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直接拍那种现实呢?
贾樟柯:电影的名字“东”就直接取自刘小东的名字。我对小东的画特别感兴趣。他画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特别熟悉的瞬间。看他的画,首先是有陌生感,陌生感就来自于对那种生活实在是太熟悉了,成了绘画以后又变得很陌生,有一种诗意在里头。
我一直想拍刘小东的一个纪录片。2000年以后,一直到2004年,我觉得,三峡是被各种媒体包围着的,有关爆破、建设、移民、拆迁,都是热门话题,到了小东去画的时候,关于三峡的话题好像没有人再提及了,好像这个事情就已经过去了。这个时候我就在想,经过这样的巨变之后,这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们主要是去奉节城,去的时候县城已经都淹得只剩一小块了,拆迁工地还在。那些拆迁工人,通过让一个城市消失来生活,是很奇怪的一个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为什么要将长江边上的事情和湄公河上曼谷的事情放在一起,这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怎么考虑的?
贾樟柯:从情节上来说,是靠河流来转折的,就是小东坐在船上,转过来就是他已经在湄公河上了。
刚开始拍纪录片不会有那么明确的方向,后来遇到泰国洪灾的事情,是天灾,突然想到三峡拍到的最核心的是人祸。从大的趋势上来看,这个片子是个天灾人祸的结构,我想拍两者之间的反差,到后来发现,除了曼谷是个大城市,与奉节一个小县城的特点不同之外,人的状态、人的压力太相似了,于是就不想拍他们的不同了,拍了他们的相似性。泰国有很多所谓异域的特点,把那些因素都降到最低,最后留下的还是打瞌睡、还是在对事件焦虑里的解构,事实上,整个亚洲都呈现出了一种疲劳的感觉。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对纪录片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定义,我感觉到《东》中,似乎有主观设计的一些情节?
贾樟柯:有一些是摆拍的,比如说画家画模特,我们安排他们画,像拍摄故事片一样铺了轨道,跟着模特,给他设计好路线,把画画现场、画面中的人物、真实中人物和背景中三峡的风景通过人为搬演的方法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有很多抒情的部分是人为来搬演的。
现在纪录片的概念,在法国扩展成为了一个真实电影的概念,是一种很自由的方法。之前,我一直觉得国内的纪录片工作对于纪录片的概念有一点保守,强调真实,事无巨细必须是真实发生的;纪录片必须两年、三年地跟踪一个人物;甚至于有更大的教条,比如,摄影机不允许走在人物的前面,必须跟着人物——当然这些原则是有它自己道理的。
其实,对于纪录片来说,所谓真实本身其实最后在电影里只是一种真实感。因为电影本身会改变人的很多行为,你很难说你拍到的就是真实。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拍一个人物,有人借了他的钱,他要去收账,可能在真实的情况下,他可能收不了账,对方还是没有偿还能力,或是不愿意还。但一旦有了摄影机的参与,当着摄影机的面,他把那个钱还回来了,但它又是虚假的,因为如果摄影机不存在的话,这个事件可能会有另外一个走向。所以,归根到底,大家应该维护一种真实感,而不是那个原始的,所谓真实本身。
我也希望通过这个电影,给纪录片多一点思路。因为纪录片在历史上一直是跟实验电影联系在一起的。
另外,很多现实中拍到的一些东西是真实发生的,变成电影之后,又感觉那么的超现实,摆拍的痕迹很重。比如说,影片结尾,两个盲人唱歌,完全是抓拍到的,它那种震撼就好像刻意安排的一样。
“想让各种生活之外的人 能够相信还有另一种生活存在”
中国新闻周刊:和《东》同时获奖的是《三峡好人》,后者捧得了金狮,首映会在什么时间?
贾樟柯:香港首映定在11月1号,内地还没有找到发行商,还不确定。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