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昨日开幕,为期三天的会议将着重研究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观察人士分析,六中将对中国未来的政策走向产生四大影响。高层将在推动阶层协调和改善民生上着力,同时加快执政能力建设和政府转型,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确保中央权威和执行力。
首先,中共将以更大的力量来推动阶层和谐。包括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扶助力度,缩小贫困差距和社会不公正,拓展各阶层的利益表达渠道。而就当前的重点而言,一是要吸纳新社会阶层对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参与,因为在未来的橄榄型社会中,新阶层将成为主体;二是抑制和打击特殊利益集团,维护社会的公平竞争和良性秩序。
其次,民生指针将被提高到更重要的地位,加快解决教育、卫生、医疗、住房、就业等关乎民生的难题。除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外,摆在中央面前的重要问题是保证中央在这些民生方面的改革能够真正惠及普通民众,杜绝中间环节的贪腐行为。
其三,和谐社会也要求执政党加快自身建设,推动政府转型。无可否认的是,“和谐社会”在执政党和政府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在四中全会上,构建和谐社会就被列为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而在这一理念推动下,政府也将逐步从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淡出,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
另外,和谐社会的真正实现,也必须包括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和谐。在今年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执行力”的概念,即确保中央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加强宏观调控,做到政令畅达,改变“政令出不了中南海”的现象。(记者 魏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