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教 育|健 康|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片·论坛|图片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京华季风:北京“老外”们的中秋

2006年10月06日 22:45

  中新社北京十月六日电 题:“老外”们的中秋

  中新社记者 沈嘉

  在北京麦子店社区,马克西姆夫妇和四岁的小儿子满手面粉,迎接他们在中国阖家度过的第一个中秋。

  六号下午,他们和另一些外籍居民一起,在中国邻居的帮助下学做月饼。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满意地打量起自己的战果:一桌包括形似饺子、豆包、米老鼠等风格各异的“馅饼”。

  作为一家法国驻京葡萄酒企业主管,马克西姆在三年前吃过一次秘书送来的月饼,“那是我第一次了解中国的‘中秋’,人们要吃一种很甜的点心。”后来,月饼没有拴住马克西姆的胃,但是这个节日浓厚的氛围却拴住了他的心。

  “和一个国家做生意、打交道,入乡随俗是很重要的。”马克西姆的汉语很流利,“不仅是语言能够沟通,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融入。”

  今年中秋正好赶上公司放假,马克西姆就让妻子和他的“老泰山”(岳父)来北京旅游。“今晚我们订了全聚德的饭,准备好好‘撮’一顿。”他同时向他的中国邻居建议,吃月饼时佐以红酒,“酒是餐桌上的太阳,你们也许会喜欢尝试一下我们的过节方式。”

  在日趋开放的北京,不仅许多经商人士来此长期居住,一些从事文化教育的外籍人士也不断增多。北京CBD一家国际学校的小学部主任戴维斯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学生们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的学生们在放假前刚刚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中秋,他们自编自演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童话剧。”戴维斯说,“他们需要得到充分的中国文化体验,包括每周接受不少于五课时的中文课程训练,以及了解现代中国的各种生活和文化习俗。”

  “我的学生们很乐意接触中国的各种新鲜知识和文化。”戴维斯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我似乎看到许多中国父母愿意花大量的钱让孩子学英语、学西洋音乐,却忽视了让他们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

  戴维斯说,“我听说中国最近把中秋列为国家的文化遗产,这很好。年轻人需要的不是各种口味的月饼和有关文化的说教,他们需要充满诗意和人情味的生活。中国的中秋如此美好,它有关月亮,有关女人(嫦娥)和男人(吴刚)。最重要的,这是个家庭的日子,一家人要在一起分享他们的收获和快乐。我肯定中国的年轻人会把这样美好的节日继承下来。”


 
编辑:陶光雄】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