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2006年10月5日播出《交通新体验》,以下是节目实录:
记者(王小节):我们今天来做个测试,测试一下北京交通,北京市在申奥的时候就向国际奥委会做出过承诺,从运动员驻地出发,无论到任何一个比赛场馆,路上所需要的时间都不能超过30分钟。我们今天就从正在建设中的奥运村出发,到拳击比赛场馆工人体育馆去一趟,看看路上到底要花费多少时间。那好,现在我们出发吧。师傅您好。
司机:您好。
记者:咱们去工人体育馆。
司机:好的。
记者:好,我们也来打个表。
解说:从建设中的奥运村出发到工人体育馆,这段路程总长11公里。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试结果,我们选择了上午11点左右的非交通高峰时段和下午五点钟前后的交通高峰时段,分别对同一路段进行了测试。上午10点59分开始的第一次测试,途中相当顺利,除了遇上了几个红灯之外,基本上没有碰到堵车的情况,抵达终点的时间为11点27分,共用时28分钟。下午5点09分开始的测试,途中经常遇到像这样的拥堵路况。第二次测试抵达终点的时间为6点05分,共用时56分钟。
记者:同一段路程在交通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走,速度相比慢了28分钟,但是这个问题我们得去问北京交通委员会。刘主任,这28分钟在奥运会期间怎么解决啊?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刘小明:您说这个吧,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的日常的社会交通,平峰和高峰之间的一种差别,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整个交通流,从整个城市来看的话,是有平峰和高峰的这种差别。奥运的时候,设立了奥林匹克专用道的网络,目前我们在107条道路上,设置了300公里的奥林匹克专用道的网络,保证运动员从奥运村到每个比赛场馆都基本上能够在奥林匹克专用道这个网络里进行运行,这个运行就是我们现在设计的速度,能够达到60公里,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能够满足我们当时申奥时候的一些承诺。
交警:深圳大厦驻地,澳大利亚队出发。
解说:这是2006年9月4号,北京交出的首份奥运试卷。在这一天,作为奥运测试赛之一的女子垒球世界锦标赛,在北京丰台体育中心举行了。上午八点,澳大利亚队从驻地出发,正赶上北京市民的上班高峰,考验北京交通管理部门的时刻提前到来了。
交警:指挥所,岳各庄桥澳大利亚车经过。
解说:出发后16分钟,澳大利亚队顺利抵达丰体中心。在比赛期间,来往这条线路的赛事用车每天都有20几班,单程时间都没有超过20分钟。
北京市交管局丰台交通支队张振远:这个图是我们根据这次丰台女垒锦标赛,设置的一个区域电子图,我们在这些不同点段,将原来的一些摄像头,与新近增加的一些摄像头进行了连接,使运动员、技术官员和媒体记者,从驻地一出来,我们就能够实施全方位的跟踪。一旦发生拥堵,我们可以在不同地方采取不同的分流措施,确保道路的畅通。
解说:这就是本次比赛实行的弹性交通管制模式,借助这种监控系统和运行模式,全长约9公里的道路上,只需要30名交通警察,就实现了精确指挥和精确引导,同时其他社会车辆的正常行驶也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这种弹性交通管制模式将被继续使用。
记者:在北京网球中心,一场网球赛刚刚结束,大家可以看到,观众已经陆续散场了,不过我突然发现,有一些人正在地上量着什么,我们过去问问。请问,你们是在做什么呢?
北京工业大学交通研究中心教授陈艳艳:我们是在做行人交通流参数的一些测试,我们是北京工业大学的,交通研究中心的。最近我们在做奥运交通仿真的一些研究项目,目的主要是为了奥运会的行人交通组织,特别是观众的行人交通组织的一些方案测试。大家知道在奥运会期间,可能有大量的观众在短时间里边聚集,所以说,事先做方案的测试是很重要的。
解说:奥运比赛中的观众疏散问题,是陈教授和他的学生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在奥运会比赛期间,除了满足比赛相关人员的交通需求外,观众的交通需求是另一个必须克服的难点,它的特点是大量和集中,尤其是赛后,观众必须得到及时和安全的疏散。据估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比赛的第9天为高峰日,全天北京市的观众总数为36.4万人,人流疏散最集中的时间是当晚的10点到10点半,北京的公共交通能满足这样的条件吗?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