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突出4个涉及中国未来发展与走向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纲领性理念,抓住“两个时期”是对形势的基本判断,解决好“三种矛盾”是未来的核心任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将作为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
中共本月8日将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这次全会,将围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突出4个涉及中国未来发展与走向的重大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将成为纲领性理念,抓住“两个时期”(“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是对形势的基本判断,解决好“三种矛盾”是未来的核心任务,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将作为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笔者以为,六中全会意义深远,将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新里程碑。
“和谐社会”将成重大纲领
中央政治局近日决定,根据党内外人士意见修改《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请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决定》对“和谐社会”的表述,是“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认为,新一届领导者正把“和谐社会”推到自提出以来的最高点。据权威人士分析,构建和谐社会有3个主要方面:
其一,切实处理好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中央近几年不断下大力气重点解决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处理了一系列损害群众利益的恶性事件。进一步完善信访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其二,全面推进平安建设。2003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了9类专项应急预案和22个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布了有关应急预案。发布了《2006年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其三,创新社会管理、协调好阶层关系。专家指出,真正的和谐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这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两个时期”是形势判断
中央编译局当代所所长何增科认为,中央已经认可了“人均GDP1000-3000美元之间,既是经济增长黄金期,也是风险频发和矛盾凸显的社会转型期”这一基本判断,经典说法叫“『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开放28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举世公认的高增长,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大幅度提升。但收入差距加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开始凸显。由于偏重经济增长,在社会均衡、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矛盾日益突显出来。中央政治局提出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有专家指出,相比过去“把蛋糕做大”的经济效率至上,现在更强调“把蛋糕分好”的利益重组。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笔者以为,“黄金发展”与“矛盾凸显”是一块布的两面。中共理论专家严书翰说,“构建和谐社会不是说不敢去抓或处理人民内部出现的利益矛盾。对于人民内部出现的群体性事件,我们要依法处理。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一定范围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对于国外反对势力的渗透,我们也是依法对待。『六中全会』或许将会建立起一套新的相关机制”。
“三种矛盾”是未来核心任务
《领导决策信息》第37期文章《六中全会前瞻:解决好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谈到,“无论是社会安定有序,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键都在于能否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各种矛盾,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要把解决和处理好这些矛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让人民群众直接感受到社会的和谐。”
笔者以为,处理好“三种矛盾”,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核心任务。任务重点,是努力建设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纾缓社会紧张,平和社会心态,促进社会和谐。比如,社会管理体制要强化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民间组织(城乡自治组织、行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组织);譬如,要充分发挥这些非政府组织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我国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中央在人大、政协、党内民主等重点领域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意在强化民主法治建设。
“民主法治”是和谐根本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根本保障。从2005年开始,中央组织了数十个调研组到各国广泛调研,分赴欧洲、北美、拉美、东亚、非洲等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考察这些国家和地区管理社会的经验和教训。建设民主法治,构建和谐社会,要借鉴他山之玉,尤其是“西北欧之玉”。
笔者以为,六中全会将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抓住两个时期”、“解决三种矛盾”、“加强民主法治建设”4个重大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其“新”,最突出体现在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更全面、更广泛、更综合的“经济社会全面进步”转变。这既是沿着邓小平开拓的道路继续前行,更是对“改革开放”新阶段的创造性发展。如果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点燃了“改革开放”的航标灯,那么十六届六中全会,便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
作者为资深传媒人
(来源:香港《大公报》2006年10月2日,作者: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