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
古往今来,为先贤圣哲竖像立碑这种颇有原始图腾崇拜遗风的行为,为人们寄托理想提供了具体对象。孔子作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象征符号所具有的至尊地位,决定了孔子造像运动是绵延不息的中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焦点不在于要不
要孔子像,而是要不要使这个形象标准化。
对于主张标准化的人来说,“孔子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片,他的学说正被越来越多不同地域的民众所关注、认同,而孔子形象不统一,不利于树立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孔子形象”。这一说法貌似有理,但实际上却不大站得住脚。因为,与孔子同是先哲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佛陀、耶酥等,似乎都没有一个所谓的世界公认的标准像,民间和艺术中的各种圣哲形象从来都是异彩纷呈的。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思想的传播和接受。因为,思想或者文化的传播固然离不开具体形象的外观,但其本质要素却不在此,而在于我们对其思想内核的理解和阐释,在于如何让这些思想遗产与人们所面临的永恒主题和当代生活现实相互渗透,重焕活力。
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来就是一个多样并存、兼容并蓄的过程,试图就某个问题制定统一标准,是在用经济技术的规范标准来衡量文化,其结果只能是遏制文化想象和文化创造力。难怪有人会把制定孔子标准像的做法看成是一种商业炒作,因为这实在类似于商业营销中的识别系统,甚至让人想像是在发布一个产品标准。
总之,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制定孔子标准像实在没有必要。但为何又会有人不顾重重阻力和非议,坚持出炉了这样一个标准呢?实际上,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自大心态和权力欲望。
中国孔子基金会自以为它所制定的孔子像可以成为标准,全然无视孔子形象在民间的丰富多样性。孔子形象和学说不是孔子基金会的私家财产,不知该基金会有什么权力可以把自己一手制定的标准强加给国人?用法国思想家福柯的观点来说,通过这种制定标准的行动,他们把公共的文化和知识资源成功地转化为自己的利益源泉,把有关孔子的一切文化形象表达纳入自己监护和权力范围。在这里,知识与标准成为一种权力,一种打压和排斥其他文化表达的暴力。
这种自大心态和权力欲望,在各种冠冕堂皇的说辞的掩盖下,实际上弥漫着当下整个中国文化界。从各种学术会议的争风吃醋,到各种协会的竟相崛起,文化的争论和多元化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响,各种学术和文化霸主你方唱罢我登场,搞得利欲熏心、了无生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标准像事件仅仅是这一大氛围下的一次具体实践而已。
(来源:信息时报,作者:微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