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六日电(记者 王彤)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在十六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指出,要针对影响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关键领域,分阶段、有选择、逐步深入地开展工作,使中国食品安全总体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建立起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食品安全体系。
顾秀莲说,要进一步提高中国食品安全整体水平,必须要突破食品安全工作中的“瓶颈”制约。要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标。要为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法律体系提供保障,使中国人切实分享到安全食品带来的福祉。
她说,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改善。食品卫生监测合格率、食品质量不断提高,初步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标准化工作、农产品及食品认证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基本构架已经形成,食品安全科技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建立了食品安全应急机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顾秀莲表示,在看到世界性的食品安全存在问题的同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诸多弊病和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因此,要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加快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创新体系。
据悉,二十多年来,中国食品工业一直保持健康快速良好发展态势。“十五”时期,规模以上企业食品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已达二成。今年一至七月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超过一万三千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百分之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