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甘肃徽县群体铅中毒事件,目前得到了较好的处理。环保和医疗专家相继抵达徽县,污染源基本查清,几家冶炼厂被关闭,血铅超标的村民及儿童都得到医疗救治。对于一个群体性的环境卫生事件,这样的处置速度是难能可贵的,这一方面得益于新闻媒体的监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各级政府对环保和卫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但在这起铅中毒事件中,当地群众表现出的三个“不相信”,值得我们反省,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所谓三个“不相信”,是指徽县当地村民不相信省市两级派出的医疗专家,不相信当地政府,“连甘肃的记者都不相信”。专家组在采集血样的过程中,遭到部分村民的“围攻和谩骂”;记者到当地采访时,村民看到车辆非甘肃牌照号才接受采访;徽县一位干部更是感叹说,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很低,“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当地群众的三个“不信任”,不排除因健康受到损害而导致的情绪化因素,但这显然不是根本性的原因。媒体在调查中发现,徽县铅污染问题曾经多次被隐瞒。污染严重的新寺村曾经发生过“死黄豆事件”,全村1600亩黄豆几乎死了一大半,但并没有引起当地政府的足够重视。西安某医院“意外”查出第一例徽县儿童血铅超标之后,徽县当地医院给村民做检查时,化验结果仍然是“一切正常”。而当多名村民被西京医院查出血铅超标,要求关闭污染企业时,他们得到的答复是该企业手续齐全,每年都有环保部门的合格认证,“所谓环境污染也不存在”。当然,更不难理解,最先将徽县铅中毒事件公之于众的,也不是当地的新闻媒体。
铅污染现象一再暴露,群众的身体健康已经受到了切实的威胁,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却一再搪塞敷衍,他们当然不可能赢得群众的信任。群众的不信任,恰恰反映出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立场摇摆不定。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往往会倾向于发展这个“硬道理”。在污染现象还没有暴露的时候,地方政府对污染企业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甚至还会保护毒工厂。就算群众闹了起来,地方政府也多半会息事宁人,而不会下大力气解决污染问题。只有当严重的污染事件被捅了出去,他们才会想起科学的发展观,才会雷厉风行起来,该关闭的关闭,该处理的处理,该赔偿的赔偿。如此被动和消极的环保策略,不仅不可能建设环境友好型的经济与社会,也不可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更不能做到防微杜渐、及时化解社会矛盾和解决污染问题。被动与消极的环保策略,还加大了环保的社会总成本,因为等到事情闹大了才解决,往往只能亡羊补牢,徽县数百名血铅超标的群众眼巴巴地等着政府给个说法,就是最好不过的例子。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当官员政绩与环境保护出现对立的时候,当企业利润与群众利益出现冲突的时候,地方政府站稳立场、承担职责、取信于民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负责任的政府才能引导和唤起企业的责任意识,只有诚信的政府才能建设诚信的社会。如果像甘肃徽县那样,群众对什么都不信任,其后果将不仅仅是血铅的超标,还有可能引发猜疑与怨恨的超标,从而导致精神和政治层面的污染。
甘肃徽县铅污染是一个标本,揭示出西部地区在发展经济时可能遭遇的种种问题。在反思西部环保战略的现实困境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政府在落实环保政策时的诚信与责任。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文:蔡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