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兰州九月九日电 题:除了生命的代价,还有什么?
中新社记者 罗德惠
许晶,五岁,血铅含量二百六十微克/升……
刘陇骑,四岁,血铅含量二百六十一微克/升……
刘家美,十二岁,血铅含量三百六十一微克/升……
“这些娃都是铅中毒,村上几乎每家娃都超标,最小的娃才五个月,大人也超标严重。”新寺村村民周翔说,而他十岁的孩子血铅含量竟高达四百八十八微克/升。
二00六年九月,对于甘肃徽县水阳乡新寺村的村民来说,无疑是一个悲惨的黑色九月。一家铅锭冶炼厂排放的有毒气体和废水中毒人数接近千人,其中三百三十四名为人为儿童。据村民反映,新寺村旁边几百米处有一家生产铅锭的冶炼厂,存在已长达十来年了,之所以出现多人铅中毒的现象,主要与该厂污染有关。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中小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增长较快,在全国污染物排放总量中的比例迅速提高,并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随着城市居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城市周边的污染企业开始将阵地转移至农村。由于农村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缺乏监测手段,同时借助一些地方领导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心理,这些企业污染超标也照样能开足马力生产。
伴随环境污染随之而来的是水短缺问题,着直接导致了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高发病率。据估算,中国近半数的河流遭受污染,每天有六千万人难以获得足够的饮用水,六亿人则喝着受污染的水。上述数字触目惊心,却仅仅只是中国诸多环境问题中的冰山一角。
淮河上百公里污染团、河南平西成片的癌症村、贵州西部的砷中毒、贵州的氟中毒,直至徽县水体再遭污染触动了人们一直紧绷的脆弱神经……这些不是商业大片中的危言耸听,却是中国环境污染的真实写照。
中国的环境问题正在一步步从量变到质变。在同环境污染抗争的时候,我们所付出的除了生命的代价,还有什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