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5日电 据解放日报报道,昨天,上海发布的《2003-2005年上海市社区青少年工作蓝皮书》显示:46.8%的社区青少年坚持从事一份工作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其中更有37.1%的人最短工作经历仅为1-3个月。专家分析认为,自身学历水平与就业期望值之间的差距是社区青少年无法坚持长久工作的主要原因,而对父母的过于依赖也阻碍了社区青少年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此次发布的《蓝皮书》将社区青少年定义为年龄在16至25周岁,具有上海市户籍,没有固定工作、没有就学和缺少监管的青少年。经过专家对上海市19个区县1000名社区青少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具备高中阶段文化水平的社区青少年占53.4%,47.1%集中在中专、职校和技校。
社区青少年虽然学历不高,但在"最希望从事的职业"调查中,超过50%的社区青少年表示期望从事公司职员、政府公务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自由程度均较高的职业。
复旦大学副教授顾东辉认为,除了嫌弃工作"收入太少"和"工作太累"等客观因素,社区青少年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他们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只想当白领而不愿当蓝领。然而由于就业竞争加剧,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招聘时不是要求高学历就是要求工作经验丰富。于是,社区青少年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尴尬局面,高不成低不就,从而导致他们无法长久固定于某个具体岗位。
目前,社区青少年中曾经工作过的有50.7%,没有工作过的人为44.9%,相当部分社区青少年缺乏就业经历。调查显示,在面临就业困难时,33%的社区青少年将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父母。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53.1%的父母表示"很急,但是没有办法"或者"尽量托人为孩子想办法",明显缺乏有效的就业渠道支持。
针对社区青少年就业问题,顾东辉认为,应该让父母们了解,直接代子女解决问题往往只能达到一时缓解,不能根本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而且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会使青少年产生依赖心理。所以无论是父母、社工,都应该更注重挖掘青少年的潜能,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能,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调查显示,有60.6%的社区青少年满足于现状,缺乏主动改变自己状况的愿望。安于现状导致社区青少年"坐井观天",无论是自己的视野还是社会交往网络都较为有限。他们对于就业,也往往缺乏求职的主动性。有些社区青少年虽然基本没有专长、学历较低,但因其家庭经济基础较好,他们追求理想、舒适的工作,失业的压力感不强。
不思改变,只愿生活在自我构建的社交小圈子中,使社区青少年既无法获知更多的就业信息,也难见朋友就业成功经验,他们在就业的道路上也就更为"孤立无援"。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石伟平认为,对于这部分社区青少年,要通过社会、社区与家庭的共同努力,强化他们的职业意识,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就业岗位。(张礼慧 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