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7日电 近几年来,“幸福指数”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一个话题。据《北京日报•理论周刊》报道,《中国土地》杂志执行主编刘正山认为,幸福指数就是一个普通的衡量居民幸福程度的指标,它不能替代GDP、失业率等其他指标;幸福指数应当合理定位,避免走进幸福指数崇拜(像GDP崇拜那样)误区。
刘正山指出,GDP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水平的宏观经济指标,本来是一个很中性的词语。在其他国家的应用中,GDP并未出现如中国这样的问题。原因在哪里?政府职能定位存在问题。尽管人们都知道政府兼做“裁判员”和“运动员”,危害极大。但是,政府目前仍没有完全摆脱这双重角色。于是,GDP被抬到了太高的政治高度,有的官员几乎把GDP看成执政合法性的象征。于是,GDP从政策上、体制上、文化上,获得了全面支持。任何其他指标,例如教育、文化、卫生、资源、环境,甚至涉及民权民生的征地补偿、拆迁居民安置等等,都有可能为GDP让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的一些官员为了自身的升迁,急功近利,忽视了投入产出的比较,以资源的粗放式投入为特点的经济增长模式被广泛采用,进而形成了一种疯狂的恶性循环,叫“官出数字、数字出官”。
同样的道理,如果将幸福指数像GDP那样政绩化,幸福指数也会被异化,走向形式化、庸俗化。所谓的极大化幸福,并不仅仅是极大化今天的幸福,而且要极大化现在与未来的幸福,极大化穷人、富人等所有群体的幸福。将幸福指数政绩化,政府很可能采取短期行为,或者统计数据造假,或者给老百姓一些小恩小惠,让老百姓短期内很开心,但是从长期来讲,也许是降低了幸福指数。
刘正山认为,幸福指数不应成为政府政绩的指标。如果让幸福指数成了政府政绩衡量指标,却又如同现在的做法那样,即由统计局进行社会调查、测算和公布,这意味着政府自己调查自己的政绩,这种集“运动员”和“裁判员”一体的调查数据能有多大程度的可信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