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心目中,北京与众不同。
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世界著名古都,现代国际都市——没有哪座城市,像北京一样,汇聚如此多重的功能,承载如此多元的期望。
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指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完全有条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希望北京“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都努力走在全国的前列”。
面对殷殷嘱托,北京在思考和选择自己的时代座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作为首都,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征程中,核心问题是打造一个新北京,成为“首善之区”。
全国在看,世界在看:新北京,新在哪里?
从定位之争到规划之变,新思路破解发展困局
在半个多世纪的现代化建设中,北京人的心头,始终萦绕着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北京是什么?
表面看,北京定位明确。搞好“四个服务”: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
现实中,北京的坐标总在游移。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受命“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随后又计划建成全国的工业中心、经济中心乃至“包揽一切的万全中心”。北京,就在这说不清、大而全的定位中发展着、也困惑着。
地位特殊,定位模糊,使北京聚集了超常“人气”。到2005年底,北京户籍人口和暂住人口1538万人,城市中心区每平方公里近3万人,密度远高于国际上其他大都市。北京新进人口以每年35万人的速度增长着,相当于一年添加一座中等城市。
人多,北京无可怨尤:全国人民的首都,不论谁来,北京都欢迎。人多,北京无可奈何:大家都来,北京怎么办?
人口激增使北京深陷“大城市病”:水、能源、土地奇缺,交通吃紧,污染加重。干旱加上沙尘暴,让北京常常“灰头土脸”。市发改委主任丁向阳感叹,北京是在以有限的资源和环境应对着无限的需求。
更何况,北京还有3000多年建城史、850年古都的深宏文脉。几十年来,北京现代化的步伐,一直在“经营旧城”的有限空间里闪转腾挪。伴随着“新”与“旧”的不休纷争,回望被现代化浪潮淹没的古都风貌,北京人时常陷入“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境地。
不堪重负,何去何从?
2005年1月20日前后,京城各大媒体浓墨重彩地报道了一个消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出台。
其后几天,敏感的媒体用不同方式关注着这个“前所未有的规划”,其中最集中的报道主题,是“新北京功能定位”。
这幅事关北京今后15年发展的蓝图,第一次把城市规划拓延到城乡统筹,第一次把北京定位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第一次提出兴建新城、调整单中心城市布局、走出以环线扩张的“同心圆”、实现城市均衡发展……
在新的发展观之下,重新打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新北京的思路豁然开朗——
北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不去做全国经济中心;北京要做全国的表率,但不一定拿全能冠军。
而这只是新北京的“城市战略”。新修规划还鲜明突显了北京市决策者关于“国家战略”和“国际战略”的构想。第一次将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协调发展纳入视野,强调北京在推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战略调整中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成为统筹区域的一大突破。第一次根据世界城市发展大势和自身优势,确立“文化”和“宜居”为城市发展的最优空间,打造强化城市品牌,最终在全球舞台张扬东方文明古都的国际竞争力。
“这意味着北京将自己的未来,置于全国加快发展的大局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专家学者分析。
中央评价:这是全国第一个按照科学发展观编制的规划,具有示范效应。
自1953年以来,《总体规划》已是第六次修编。新版规划的大“取”大“舍”展示了北京市发展思路的战略性嬗变。市长王岐山感慨,科学发展观是解决北京当前现实问题的钥匙,破解了北京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的难题。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