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6日电 据《中华工商时报》报道,日前,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韩志然在迎接内蒙古自治区60周年大庆城市建设媒体通报会上,坚决否认呼和浩特房价存在泡沫。
他举出一组数字:“十五”期间,呼和浩特市经济增速达到近30%,在全国27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一,2001年至2005年,相应的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6182增长到12500元;人口也由2001年的78万增加到158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的比重达到了43%,并且以每年8万至10万人的速度增长。韩志然承认,呼和浩特房价增速过快不是一件好事,但呼和浩特的实际情况,一是主动性住房需求增大,2005年呼和浩特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4.8平方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17平方米;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加住房市场需求量大;三是目前房价增速较高是与过去房价基数有直接关系,2005年每平方米2400元,在全国37个大中城市中排第35位。
然而此言一出,即遭质疑。不少市民均表示:“房价太高,无法承受。”按照现有的工资标准“不吃不喝10年也买不起一套房子”,经济适用房大多远离市中心,除非离单位很近,否则不会考虑。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呼和浩特市房价涨幅位列全国第一,并且连续3个季度涨幅超过10%。今年1月至4月,呼市商品住宅又以13.5%的同比涨幅,位列全国房价涨幅“三甲”。4月份,该市商品住房价格同比涨幅达14.9%,位列70个大中城市之首。其实在媒体通报会之前,已有媒体直指呼市地方政府借“有形之手”为房价上涨推波助澜,以地生财。
2004年,呼和浩特市商品房均价为每平方米1600元左右,这引起了一些政府领导的担心:低房价很难吸引大开发商,制约了城市建设;偏低的地价也造成房地产开发商利润空间过大。为此,呼市在2004年底把土地收储中心调整为政府直属机构,还专门从北京引进一家专业公司作为土地运营顾问,进行土地价值评估拍卖和招商活动。2005年,在专业公司的帮助下,呼市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8000多亩,土地价格从2004年底的每亩30万元左右提升到50万元以上,最高达到300万元。市政府的土地净收益超过4亿元。商品住房平均销售价格也从2004年的每平方米1590元陡然升到2005年的2400多元。
一方面是投资建设大盘豪宅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另一方面是呼市目前仅急需经济适用房的家庭就达2.2万多户。从2005年1月至11月呼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材料上看到,每平方米单价2000元以下的住房登记销售11044套,2000元以上的住房登记销售953套。这种悬殊的对比基本上反映了呼和浩特市居民住房消费水平和需求。
而在今年5月举行的呼和浩特市大型房交会上,住房售价每平方米2000元以下的与会开发商只有两三家。
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地方政府对于GDP的追求依然有着很深的情节。而以大盘豪宅为代表的房地产投资对于地方GDP的增长则有着很强的作用。虽然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6182增长到12500元,但是可支配收入并不高。目前高档住房大量空置,大量中低收入家庭因房价上涨过快而买不起房,这两种现象并存,理应引起深思。另外,也有地方高级别官员表示,内蒙古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同时,消费需求仍不活跃的情况也是事实,大项目大投资对人均收入的影响并不十分显现。(龚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