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二十五日电 题:二轮调控勾勒“中国式”微调路线
中新社记者 于晶波
近期中国官方密集颁布的一系列新政令舆论确信,第二轮宏观调控已经到来。
动作最大的央行在不到两月时间内,频繁祭出贷款加息、定向发行央行票据、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数招收紧货币流动性;而从中央至地方的房地产调控路线图亦日益清晰;主事宏观调控的另一重要部门——国家发改委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则步调渐急。
中国官方启动二次调控显然“剑”有所指。
事实上, “十一五”开局之年所展现的中国经济画卷并未令决策者们备感轻松。
一至五月,中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二点五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逾三成,为近两年来的最高增幅,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卷土重来似乎已成不争事实。
五月末,M2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九点一,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百分之十六;当月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约为去年同期的二倍。
伴随投资过热、资金流动性过剩、房地产泡沫出现的产能过剩则将通胀、通缩两大明患隐忧杂处纠结,令宏观调控面临双重考验。
过去沉淀的信息表明,中国经济的复杂宏阔叙事需要日臻成熟的中国式宏观调控作为指引和注脚。
早在一年半前,即有中国调控部门高官发出“力避‘十一五’开局之年成为整顿年”的警示之语。因此,在经济过热苗头初现之际便频颁新政,防微杜渐遣散“整顿年”来袭之虞已为调控部门所意领深知。
而与前一轮宏观调控有所区别的是,此轮调控更侧重“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调整基调,政策进入“微调”、“点调”时代已成手法日益成熟的中国式宏观调控的另一大特征。
目前,中国经济虽有诸多问题困扰,但其所呈现的高增长和低通胀的发展态势却令人欣慰。因此,二次调控不会走“伤筋动骨”的大幅调控路线已是各方共识,取而代之的“微调”、“点调”式的频繁调控将令中国经济更为受用,更能避免大的起伏波动。
实际上,发改委、央行近期密集颁布的几大政策无不是“微调”、“点调”的佐证。
发改委向十一大过剩行业“定点”发出调控方案,央行向商业银行定向发行票据,以及小幅调高贷款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打的均是“点刹”、“微调”牌。而仔细拆解背后的语义,官方保证中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意图尤为明显。
今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积极稳妥的“开场白”对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已经发力的二次调控正将中国式宏观调控的微调路线勾勒得更为清晰,“十一五”调控图谱以此为发韧,其精彩结局应可期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