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 讯 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站内检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土地篱笆为何扎不紧?国土部官员批5大违法花招

2006年06月20日 16:09

     国土资源部:2006年土地供应闸门不会放松 中新社发 马健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网6月20日电 经过2003年以来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尤其是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之后,各地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有所提高,土地市场秩序有所好转,土地违法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张新宝指出,当前违法用地形势仍很严峻,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问题、新苗头。

  张新宝向《瞭望》周刊记者介绍,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的7年中,即1999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100多万件,涉及土地面积500多万亩。这其中,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级政府主导下的土地违法问题突出,几乎所有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都与地方政府有关。但从目前情况看,地方政府公开直接违法的情况已不多见,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尤其是市、县政府为招商引资、出政绩,背后支持、默许土地违法的现象。

  在违法手段上则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一是“以租代征”,以此规避农地转用审批、规避依法进行征地补偿安置、规避依法缴纳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张新宝指出,这一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已不是点上而是面上的普遍问题。这在执法检查时屡有发现。如,2005年对某直辖市的一个区的检查结果显示,违法用地宗数占新增建设用地宗数的79.3%,面积占70.3%,其中91.3%是耕地。究其来源,这些耕地都是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那里租来的,不但没有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而且其中相当部分用地还违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西部某城市的一个工业小区占地2000多亩,全部是租用农村集体土地。

  二是搞假招拍挂、假投资。在挂牌出让中按照事先指定的开发商,“量身定做”竞争条件,取代公开、平等竞争,有的企业以投资入股名义先控股,规避增值税、契税,再转手倒卖,从中渔利。

  三是在地方政府主导下,一些地方存在打政策擦边球、违规建高尔夫球场、建高档别墅的现象,还有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采用拆分手段,化整为零批地。有的省份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审批权下放给地市,调整基本农田成了一件十分随意的事情,占用基本农田必须报国务院审批成了一句空话。有的地方打着建设新农村的旗号,圈占良田。有的地方则以改革试点为幌子,如农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不经过合法程序占用耕地。

  四是一些在土地市场治理整顿过程中查处的违法现象又出现反弹,如违规设开发区(一些地方叫“造城招商”),建别墅、高尔夫球场等,从调查情况看,在治理整顿中,一些地方为了躲过风口浪尖,玩数字游戏,搞假摘牌、假撤并,治理整顿的风头过去,就蠢蠢欲动、故伎重演。一些地方在治理整顿中名义上已摘牌的园区如今仍然在建,甚至还在扩区。

  五是土地违法出现“梯度西进”的态势。张新宝分析说,所谓梯度西进,就是指较大规模的违法用地随着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转移,西部盲目照搬东部不成功的做法,如以地招商、“引凤筑巢”、成片开发、“造城运动”等。他说,一些地方政府在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情况下,盲目签订协议,擅自承诺向开发商提供大量土地进行成片开发,有的一个协议就提供四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其结果必然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粗放利用。2005年执法检查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东部一些城市违法用地在10%左右,而中部一些城市达到百分之六七十。(唐敏)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资源合作-【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有奖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京ICP备05004340号]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