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2日电 据《人民日报》报道,近年来,刚刚毕业就成为买房“生力军”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刚参加工作,收入尚不稳定,但不少人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由父母拿出多年的积蓄为他们承担首付。有了自己的“家”,还贷的压力随之落在这些尚显稚嫩的肩膀上。很多人因为每月还贷额占自己收入比例过高,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成为了“房奴”。
买房大潮的“生力军”
“开始还贷以后,生活变化很大。以前我特喜欢逛街,现在一想到已经买房子了,什么喜欢的东西都不敢买。工作压力变大了,连吃饭都特别省。”年轻的王晓丹,眉宇间多了一分沉重。
去年7月从吉林大学新闻系毕业后,晓丹进入了北京一家都市报工作。今年3月,她和工作也仅一年多的男朋友在海淀区五环附近买了一套110平方米的房子。总价74万元,父母支持了14万元首付后,从今年4月份起,她和男朋友开始还每月3600元的贷款,要还20年。
刚工作的王晓丹收入还不稳定。男朋友在一家国企工作,月收入大约是两三千元。每个月将近4000元的月供,差不多占了两人收入的一半。男朋友本来打算考MBA,买房以后,考虑到读研花费巨大,只好放弃。“现在有点后悔了。”晓丹苦笑道,“没办法,就把它当成努力工作的动力吧。”
某专业市场调查公司近期对广州市东部地区住房销售情况的一次调查显示:25—30岁的年轻人在中端购房者(意向购买房屋总价80万元以下者)中占69.4%,在高端购房者(80万元以上)中也占57%。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郭松海说:“在市场、舆论等各种因素影响下,目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一毕业就想买房,而且存在互相攀比,一买就买大房子,希望一步到位。一般来说,如果购房者的还贷支出超过了月收入的30%,就会影响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目前很多年轻人的还贷支出已经超过了这个比例。”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1.1%的人购房方式是按揭贷款。这群按揭族中,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月收入的50%以上;月供占月收入20%—50%的人达54.1%。
“每年都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这么强烈的买房意愿,无疑又加剧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矛盾,推动了房价上涨。”郭松海说。
“提前入市”的理性与冲动
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亦昕,去年毕业于厦门大学金融学系。两周前刚刚结婚的她,最近准备在世纪公园附近买一套总价105万元的二手房。
每月5000元的月供让亦昕觉得工作压力很大,为了结婚,她还是选择了“提前入市”:“我们不可能一直租房子,还是住在自己的屋子里比较安心。虽然学了很多经济知识,但我思想还是比较传统的,也顾不上是不是理性。”
父母帮忙付的首付也有一部分是借的,这让亦昕尤为心酸:“读书那么多年,出来工作了还是不能自立,还要父母和我一起负担房子,更别提孝敬他们了。”
去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的小路,目前在上海一家财经报工作。她现在租住在徐家汇附近,每月房租1300元。“长期租房子,生活质量多低啊,而且会有一种漂泊感……谁不想有自己的家呢?”
小路一直想工作后攒钱出国读书,“不过考虑到以后要买房子,出国深造就别想了。房价如果照现在这个涨法,就意味着我几年努力工作的成果也跟不上房价上涨。等我攒够了钱,却可能要还更多的贷款,还是要成为一个可怜的‘房奴’,时间问题而已。”
亦昕和小路的无奈,也道出了很多年轻购房者的心声。记者采访中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提前入市”,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出于传统观念,希望早日有自己的家,尤其是即将结婚的;租住的房子条件差,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且租房花费也不低;目前房价上涨速度远远高于自己收入可预期的增长速度,如果现在不买,以后更买不起。
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表达了对此问题的关注,“年轻人的这些顾虑不无道理。一般来说,房价涨幅会大于个人收入的涨幅。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一直比较混乱,二手房市场也不健全。因此,对年轻人个体而言,出于以上原因提前购房,还是比较理性的。”
但董藩同时认为,年轻人在安排个人消费的时候,除了住房以外,不应忽视自我培训,这可以提升自己未来的收入能力;教育、医疗、赡养父母等都要花钱,也应该预留。“从这个角度讲,年轻的时候就把几乎所有收入都投在房子上,是不理性的。”
年轻人应注重“梯次消费”
去年从南京大学毕业后,李帆进入了广州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在业内摸爬滚打了近一年后,他正准备在父母的帮助下买一套自住房。
“我觉得买房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我可能会在市区买一套中小户型,一方面节约交通成本,另一方面以后要换房的话,这套出租或出售都可以。二手房也是不错的选择,我有很多同事第一套房都是二手房, 因为预期肯定还是会换房的,所以更主要的还是考虑价格、交通和保值升值的空间。”
董藩也认同李帆的这种购房观念。“年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提前一点买房,但应该逐步实现,不要总想一步到位。应该采取‘租房——买中小户型房——换购大户型房’的‘梯次消费’模式。”
6月1日起,国办转发的建设部等9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正式开始实施。郭松海认为:“如果新政策得到严格贯彻落实,相信各地房价涨幅会趋向稳定,这样就能给年轻人以预期,在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能够买得起商品房。这有助于培育理性的消费观。政府还应当特别注重规范房地产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给年轻人更多的选择。”
要引导年轻人形成理性的购房消费观,媒体也有重要的责任。两位专家均认为,媒体对“房奴”等现象不应该恶炒;应该倡导理性消费、梯次消费,反对过度消费;同时,还应该倡导年轻人独立,不要永远“躺在父母怀里”。(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