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六月十日电 (记者 李佳佳)内容多样的陕北年画、色泽鲜艳的藏族唐卡、江南七宝古镇的“石头记”微雕……六月十日作为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又恰逢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形形色色的民间文化艺术展示引爆了此间民俗追逐热潮。
在绛州锣鼓、上海莲湘、各地高跷等民俗表演中,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今日热闹揭幕。据悉,此次“民博会”是上海“三民”工程的重头戏。展览期间,江南丝竹、竹刻、顾绣、乌泥泾棉纺织技艺(原称黄道婆棉纺织技术)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都将通过两个仿古舞台的轮番展演、展位内展板介绍、实物展出等形式,介绍给来自五湖四海的观众。
记者在展会现场见到了众多正值暑期的中小学生,鲜有机会接触民间艺术的沪上年轻人对此类展览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啧啧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此外,以新场、朱家角和太仓为代表的古镇展区,以各类民间收藏家带来的少数民族生活用具和艺术创作,还有来自甘肃等中国其他省市的皮影戏等,同样满足了观众对“三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陕西宝鸡民间年画的制作展示台前,饶有兴致的观众将展台围得水泄不通。
正值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上海“三民”工程系列活动不断。除“民博会”之外,申城还将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真正做到对民族、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遗存、开发产品、扶植传承、扩大传播”。
同时,为促进上海及周边地区的城市遗产保护,中国首家以城市遗产保护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今日也在沪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