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6日电 “虽然明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目前很难做到,但是我们也准备喊5年,甚至喊8年,要一直喊到大家都重视,有关部门共同解决它,目的就达到了。”据《人民日报》今天报道,中国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6月3日在中科院主办的“中国科学与人文”论坛上如是说。
李金华透露,2006年,审计署对20个省、区、市的地方预算进行审计调查时发现,这些省、区、市2005年本级预算共编报中央返还收入只有3444亿元,仅占中央实际补助的7733亿元的44%,有一半以上没有纳入省级财政预算,脱离了人大的监督,有的还脱离了政府的监督。
李金华指出,中央转移支付中,一般转移支付占的比例太少,大量是专项转移支付,可现在到底有多少专项转移支付、有多少项目,在中国,可能没有一个人搞得清楚。这种转移支付涉及面太广,比如说农业资金,大概涉及十几个部门,分工很细,无论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都由中央部门来审批。审计署最近的调查显示,很多部门负责管理着全国的重要资金,但有的部门最小的审批项目仅有几万元,中央部门审批这样小的数额,行政成本太高。
他说,有些中央转移支付渠道很长,从中央部门一直流到一个村,水渠是要“渗水”的,有时候水流到村里面就没有了。这不完全是哪个部门的责任,这里既有体制、制度问题,也有历史遗留问题。要对地方进行规范的转移支付,就必须把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划分清楚。
李金华说,有些问题虽然是制度和体制造成的,但审计机关必须提出来,不能说目前问题解决不了就不提出来,有些问题要喊3年至5年,可能才有回应。比如部门细化预算,审计机关提了5年,最后得到了全国人大、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采纳。(李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