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是美国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之一,目前在校学生约1.1万人,其中研究生约2500人。每年来耶鲁攻读博士学位的新生中,国际学生约占1/3,除了来自邻国加拿大的学生外,最多的就是中国留学生。耶鲁校长雷文曾动情地说:“没有中国学生,耶鲁将黯然失色。”
走出第一个中国留美学生
作为世界顶级高等学府之一,耶鲁大学300多年的历史中,与中国留学生的渊源持续了150多年。
1846年,18岁的容闳随布朗牧师来到美国,成为第一位中国留学生。4年后,他梳着辫子、穿着长袍走进了耶鲁。容闳不仅是耶鲁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获得美国学院或大学学位的中国人。他的成绩优异,1854年容闳的毕业典礼上,不少著名学者特意赶来参加,为的就是亲眼目睹这位不寻常的中国人。如今,耶鲁大学档案馆还收藏着容闳毕业时写给同学的赠言:“礼之国,和为贵”、“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有志者事竟成”。
学成归国后,容闳于1872年组建了“大清幼童出洋肄业局”,连续组织了4批共120名少年赴美求学,其中包括詹天佑等20多位学生在耶鲁学习。1901,耶鲁大学成立了旨在对华传教的“耶鲁在中国”,后更名为“雅礼协会”,并在长沙、武汉等地创办了学校和医院。
聚餐、聊天全在公共厨房
改革开放后,更多中国学生进入耶鲁深造。目前,除了约300个中国留学生外,还有300多名中国访问学者在耶鲁学习交流。他们大多来自北大、清华等国内名校,以理工科为主。近年来也有不少学生选择了政治、建筑、法律等学科。中国学生大多有全额奖学金,不仅免去了昂贵的学费,学校还为他们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每月还有1900美元左右的工资或补助。
在耶鲁的中国留学生几乎都在Helen Hadley Hall里住过。这是一栋研究生单身宿舍楼,也是中国学生最密集的地方,大家都简称它为3H。这里除了离工程、物理等中国学生多的院系较近,附近的中国杂货店和公共厨房也是中国学生爱住在这里的原因。中国的学长对师弟师妹们非常照顾。“刚来耶鲁时,我兴奋之余也有很多忧虑。住进3H后,师兄师姐带着我们注册、熟悉校园、购物,告诉我们如何申请信用卡,还细致地传授这里的生活经验,陌生和无措的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已经在这里住了快3年的张凌峰说。
每到周末,3H的公共厨房里热闹非凡,中国留学生们聚在一起做饭聊天,笑声和饭菜的香气传遍整个楼层。“我们每次聚到一起做饭都很开心。别国的学生看到我们高兴的样子都很羡慕。”物理系二年级的赵新悦说,“去年过年时,我们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完一拨又来一拨,前前后后有四五十人,不少外国人也来凑热闹蹭饭。在3H能找到家的感觉。”
朋友还是华人多
在耶鲁就读的中国留学生大多与中国人交往,来自其他国家的朋友很少,美国朋友就更少了。“我的好朋友都是中国人。和他们在一起,大家可以说汉语,生活背景相似,共同话题也比较多。”中国学生汪洋说。刚到耶鲁快一年的赵欣欣也有同感:“可能是因为大家都是异乡人吧,我有一些欧洲来的朋友,但美国朋友不多,和他们只有简单的问候寒暄。”
在美国,派对和酒吧是结交朋友的一个最常见的方式,而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不喜欢。赵欣欣说:“我觉得派对似乎就是一个调情的场所,很迷乱。我更喜欢和中国同学在一起吃饭聊天,很温馨。”文化背景的不同也使中国学生和美国同学疏远:“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不一样。有时美国人讲了一个笑话,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可是我没听懂,只好假笑两声,很尴尬。”赵平说。
导师缺少经费,学生就得回国
“压力很大。”说到学习,多数中国留学生都有这样的感觉。物理系的谢芸说:“前两年我们每学期都得选不少必修课程,还得担任本科生的助教。休息时也要花很多时间做作业,期末考试前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工程系的学生王晓华说:“晚上或周末加班做实验是常事。工程系有些教授资金短缺时就会裁人,尽管他们不会针对中国学生,但美国学生可以转校换导师,中国学生如果不能马上另找一个导师,就只能中途回国。”
文科的学生也不轻松,学习政治科学的李若萍说:“刚来时由于语言障碍,我在课堂上非常吃力。周围的美国同学都很能言善辩,我的压力非常大,不过现在好多了。”
和校长合影的特殊礼遇
去年,中国学生韩雪梅在耶鲁大学受到歧视的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耶鲁大学的教授对待中国留学生大多都一视同仁,公平客观。由于中国留学生人数较多,耶鲁校长雷文先生甚至给了中国留学生一个特殊礼遇——开学典礼后,雷文校长会在自家后院举行的派对上和所有中国学生照张大合影。雷文校长非常欢迎中国留学生,他曾说过,这么多学生从遥远的中国来到耶鲁攻读学位,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物理系教授史蒂文·葛文先生说:“在物理系,中国学生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没有什么不同,大家都很努力,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也非常高。”耶鲁公平的环境减轻了留学生们在异乡的陌生感。法律系的何宏说:“我周围的很多美国人都对中国很有兴趣,他们很想了解中国,学习中文。”
大多数中国学生都计划毕业后先在美国工作几年,再做下一步打算。物理系的于勇说:“我打算拿到博士学位后,先在美国做科研,等学术上有了成就再回国发展。”社会科学系的高晔说:“我也打算以后回国。在这里,不管待多久都没有归属感。有一次我和中国同学们一起看中国对日本的球赛。中国队赢了,我们一起欢呼庆贺,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我们的根在中国,这点永远都不会变。”(本文人名大多系化名)
(来源/环球时报,作者/董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