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越来越多的政治家意识到,通过互联网最新的博客技术,政府官员拥有了更多与民众交流的机会。于是,政治家开设个人博客,正在全球兴起
本刊记者/秦轩
5月17日,星期三。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高·华斯顿在自己的博客里写道:“我周末在伦敦。这城市还那样,什么人都有。有人穿着带褶子的西服去银行,而在中央公园到处都是卖艺的和搞艺术的,还有吸毒的乞丐……马路上都是啤酒沫子……顺便提一下,我觉得英联邦独立党(记者注:主张英国应当脱离欧盟的党派)的尼格尔就是个懦夫,他总是定期到欧盟的会议上对人进行人身攻击,然后转身就走,不给人反驳的机会。昨天他也跟我来这一手。他当着大家的面说我应该多跟公众接触,应当走出去,走到真正的人民群众中去。当然,他可不给我反驳的机会。看过我的博客的都知道,我经常去参加公众集会,和群众交流(尽管可能比尼格尔同志稍微少了那么几次)……”
马高女士从去年1月份开始写博客。目前,她每写一篇文章,就会在一周内有几百篇的跟帖。读者在跟帖里向她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意见。
在博客风刮遍全世界的今天,像马高这样公开写私人博客的政治家越来越多。最近,哈佛大学的全球博客观测网站——全球之声在线的调查表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开设博客。他们当中包括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伊朗的前总统哈塔米、匈牙利的总理、智利的总统、德国绿党的议员等等。甚至斯里兰卡、津巴布韦的政治家都开设了自己的博客。
政治博客先锋
从全球范围来看,政治家开设博客起源于美国民主党。在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政客博客遍地开花。当时美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一、前任佛蒙特州州长霍德华·迪安率先在一家博客网站建立了名为“迪安呼唤行动”的博客,为自己的竞选活动进行网上拉票。他甚至成功地利用博客筹到了大笔竞选资助。
面对迪安的新花样,两党候选人选择完全不同。共和党候选人布什不愿意公开自己私人的一面,但一些民主党候选人很快就跟着迪安赶时髦。有一半民主党候选人选择开博客,其中也包括约翰·克里。一些民主党议员还以民主党全国委员会的身份开设了集体博客。
在这次博客大战中,多数博客还把一些“草根”博客链接到自己的博客网页上,以示亲民。而布什尽管在2003年8月勉强开了一个博客,但该博客只是发布新闻稿,既不允许看客评论,也没有任何友情链接。
在随后的竞选中,迪安和其他民主党候选人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网络上的声势转化为实际的选民支持,但是这种政治博客的风潮开始传遍全球。从此以后,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大选中候选人开博客拉选票的现象。
在美国,政治博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美国知名的数字媒体评估公司COMSCORE对5000多万博客读者进行调查,在2005年第一季度,最受欢迎的博客是政治类的博客,其次才是生活类的博客。
网络读者的喜好,导致《纽约时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报纷纷为自己的专栏作家开设博客。也正是因为博客对政治议题讨论的影响越来越大,促使美国越来越多的政客考虑开设自己的博客。
不光是美国,在伊朗这样世人眼中“保守”“神秘”的国家,政治博客也非常盛行。伊朗前副总统、改革派教士穆罕迈德·阿布塔西就是网上著名的博客之一。他的博客长期发表反对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的言论,而且更新速度非常快。目前,他的博客有波斯文、英文和阿拉伯文三种文字,在互联网世界传播甚广。伊朗有不少议员也先后开办过自己的博客,这些议员基本上是改革派、前总统哈塔米的旧部。
哈塔米本人在去年也曾开设过一个波斯语的博客,名为“一个穿巧克力色长袍的毛拉”。不过,他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自己的博客了。
在国际博客界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即伊朗人势力非常强大。2005年,波斯语成为全球博客界第二大通用语言,地位堪比法语。伊朗则成为了“博客斯坦”。
写博客是为了对话
全球之声在线的中文博客编辑冯三七认为,政治家的博客可能会显得“无聊”。因为政治家会很谨慎地公开发表意见,可能不愿意在博客里展现更多的私人的一面。
不过,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高对此有不同看法。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自己博客的内容和发表新闻通稿完全是两回事。“在博客里我可以更容易、更直接地跟人对话”。
大多数政客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只发布一些新闻通稿,公开演讲。可是马高不一样,她定期把自己的类似私人日记式的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其中甚至包括她对最近读过的书的看法。
马高表示,写博客、与回帖的人交流很花时间,但可以得到评论者很好的反馈。“这是一种新的政治交流的形式,能够给对话更多的分量。你知道,欧洲委员会一项新的、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加强对话,我想写博客是一个实践和发展对话的好方法。”
5月17日马高发表博客以后,收到了40多篇跟帖,这已经比上周的180多篇回帖少了很多。上周是欧洲日,不少人在马高的博客里争论欧盟和欧洲的问题。有人说欧洲日压根就是欧盟的政府日,而不是欧洲人民日;也有人说欧盟的一些主张压根是扯淡;还有人批评说欧盟网站提供的信息太不专业了;也有的读者就欧盟委员会的新政策提出质疑,甚至认为制定这些政策应该是欧洲议会的权责范围。
马高让自己个人网站的站长负责处理这些回帖提出的问题。“最主要的是,他要保证读者能尽快得到答复。”马高说。她还强调:“当我自己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会给他们我个人的意见,而不是那种拿来就用的政治套话。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说清楚,讲明白。我个人认为,对话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英国的研究机构“INSTITUTE OF IEDAS”指出,政治家开设博客的好处,在于这种形式实现了与具体的人或组织进行直接对话,而不仅仅是和“公众”这个泛泛的概念进行交流。
期待更多的政治博客
对比崇尚表达个性的西方政客而言,东亚国家的政要似乎还比较腼腆和低调。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政府官员一样,目前,中国政要开设博客的现象似乎还不太多。
据《沈阳晚报》5月16日报道,“6·5”世界环境日当天,沈阳市环保局网站将在全国首例开通“环保局长办公博客”,市环保局的局长们将在网上讲述沈阳市环境建设的总体思路、他们从事环境管理工作的细节和内幕。
毫无疑问,政府官员开设博客,能加强官与民之间的交流,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政府决策与施政的透明度。
记者向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马高·华斯顿询问,如果中国的政府官员开设博客,应当注意什么时,马高提出了三条建议:首先,应当明白这个与民沟通的工作很花时间,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来;其次,优先对待那些建设性的意见;第三,享受这种交流方式!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