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五日电 题:破解《达芬奇密码》观影之谜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当去年年初小说《达芬奇密码》火爆京城的时候人们并没有想到一年多后同名电影会以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势席卷京城。也许经过了岁末年初贺岁片的冲击、二月情人节温情脉脉的小电影,安静了几个月的院线终于找到了爆发的时候,好莱坞巨星主演的悬疑剧符合人们在这个夏天情绪的宣泄口。
既然是一种宣泄,也就是工作之外娱乐的一种。所以当各种炒作手法如法炮制时,中国观众并没有表现出格外的欣喜。经过了《英雄》、《无极》大片炒作洗礼后的中国观众已经明了发行方和媒体共同制造的“大肆吹捧——鼓动买票走进院线看首映——又骂又赞——掀起第二波观影高潮——绯闻花絮——电影淡出影院争余波”的宣传模式。
无论如何,通过大张旗鼓地宣传让观众知道电影名字还是必要的,至于是好是坏能否掀起第二波则不是媒体可以左右的了。《达芬奇密码》也不例外。尽管汤姆·汉克斯让很多人着迷,但因为大明星而看电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达芬奇密码》在嘎纳首映时笑场,北京观众也没有因此而将片子拒之门外,“一切等自己看后再说”。
到电影放到档期末尾的时候,盘点开始了,票房冲过从数百万到上亿的新闻又是铺天盖地,各种媒体数字相互冲突也是常有的事。《达芬奇密码》各个媒体爆出“昨天八百万票房,今天四百万票房”的新闻也就不足为奇。
这就是中国电影现在的放映宣传模式,并且屡试不爽。有业内人士甚至说,如果说有票房没冲上去的片子,主要原因不是片子本身的问题,而是因经费问题致使宣传的力度不够大,没让人觉得是大片,捧和骂的人不够多,也没形成争鸣,也就没找到卖点。同期《理发师》和《茉莉花开》的惨淡就是证明。
想冲进中国市场的电影都得适应中国目前的发行模式。往小了说,是中国观众习惯了掏钱得买划算的商品的这一消费习惯。花八十元上百元看一场电影的中国观众还远远没有达到花几美元看一场电影打发时间的欧美观众的观影心理。
“那就把电影降到五块钱看一场吧,”电影制片方、发行方能干吗?“那岂不是乞丐都能看电影?”乞丐都能看电影有什么不好呢?十三亿人都花五块钱看一场电影,那票房该有多可观啊!可是高高在上的电影工作者们不愿做这样乐观的预期,于是大片再贵也有人帮着“忽悠”,国产片再便宜也不能让观众进影院。
于是,类似《达芬奇密码》的大片隔阵子就出来“忽悠”一把,类似《理发师》或者更多不如《理发师》的电影永远不为人知晓。于是,中国观众永远得跟着媒体和发行方看电影,不管你主观上愿意不愿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