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七日电 题:二炮导弹伪装专家王家营
作者 王永孝 刘军 陶社兰
二炮青州士官学校特装修理教研室主任王家营,长期从事伪装学科研工作,先后有四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出版学术专著三部,编著教材七部,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其中十篇被美国《AD报告》、《美国国际宇航文献(AIAA)》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
人们都说王家营是个“弄虚作假”的专家。他在国内首次提出将相变吸热材料用于导弹伪装,成功解决了伪装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研究成功某新型伪装网,大大提高神剑的“隐身”本领……
一九八二年,王家营还是工程兵工程学院的学生。一次,他偶然了解到部队伪装用的植被“保鲜期”短,影响了伪装效果,官兵为此很苦恼。凡事爱琢磨的王家营,开始琢磨怎样才能延长植被的保鲜期。暑假,同学们都回家了,他却去了山东农业大学拜师。
几年后,科索沃战争爆发。王家营发现:南联盟伪装用的植被,“保鲜期”竟长达七天之久。为弄清其中的奥秘,他查了相关资料后才知道:原来,他们在植被切口处涂抹了一种保鲜药水。
王家营知道,在未来战争中,要让“杀手锏”发挥应有作用,就要先解决它的生存问题。“一定要了解国外高尖端侦察设备和精确制导武器,在战场上稳操胜券!”从此,他的作息时间表里,没有了节假日,一门心思把精力用在了伪装研究上。他给自己定下目标:做伪装不能有丝毫马虎,要追求百分之百的精确。
那年,上级要搞“阵地伪装专用涂料研制”的科研课题,鉴于王家营在伪装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就把担子压给了他。王家营知道这是件“棘手”的活。要完成导弹阵地专用涂料研制,就必须了解导弹阵地区域背景采样。二炮导弹部队区域分布很广,采样不是容易的事。令他最难忘的是,在西部高原某部的背景采样。海拔四千多米的“东方第一哨”,白雪皑皑。王家营顿感不适,头晕、胸闷、气短、恶心等一起向他袭来。他吃不下饭,不断地呕吐,胆汁都快吐出来了,还坚持做详细的数据记录。凭借坚强的毅力,他踏遍了云贵高原、青海和东北大森林等艰苦地区,掌握了实验用的第一手资料。
历经两年零三个月的艰辛努力,王家营攻克了难关。鉴定会上,爱“挑刺”的专家们,无不为实验中精确数据折服,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在伪装研究工作中,王家营有一个信条:科研的一切出发点都要为部队战斗力服务。他的每一项科研成果,不管能不能立项,能不能获奖,只要能提高战斗力,他都竭尽全力去攻克。
有一年,王家营为解决导弹在机动过程中的防热红外伪装问题,提出了“陆基导弹热红外伪装应用研究”的科研课题。这项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其难度之高,可想而知。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苦战,王家营成功了!这是伪装科学技术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总部组织的鉴定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成果有极强的创造性,在国内属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