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0日电 中国《金融时报》今天刊发文章称,近日,中国经贸代表团与美方总共达成162.1亿美元的采购协议,如此巨额的采购协议应该与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猛增有关。文章认为,对外贸易顺差猛增并非是一件好事,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因此要力求达到贸易平衡。
文章称,今年一季度,全国进出口总值为3713亿美元,同比增长25.8%。3月份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以98.5%的速度增长,达到111.9亿美元,对外贸易顺差高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专家认为,受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国内外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中国出现了巨额贸易顺差,但这并非是一件好事。它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而顺差带来的过多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巨额贸易顺差引发的更深层次影响在于,将加剧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不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文章指出,对外贸易顺差猛增,自然有发达国家对中国技术转让的限制问题,但更主要的是中国进出口企业增长方式问题。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在全球产业链条中,中国目前的生产方式处于加工、装配这一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环节。
另外,中国外贸发展的规模与效益严重不对称,许多传统的出口商品,规模是很大,但是,它的效益并不是很高。中国服务贸易相对落后,比例较低,因此,中国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势在必行。
文章表示,"重出口轻进口"、"喜顺差忧逆差",这是国内风行多年的思维定势。过度追求顺差,助长了地方和企业盲目扩大出口,陷入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式增长怪圈。要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解决就业和市场压力,固然要继续保持出口适度增长,但同时也应发挥进口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纠正国际收支不平衡,保持贸易顺差的合理规模,应该着眼于需求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在扩大国内需求上面多做文章,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改进供给结构,提高储蓄向消费和投资转化的效率与水平。
中国外贸政策,并不是追求多大的贸易顺差,而是力求贸易平衡。解决对外贸易顺差高增长,必须鼓励企业进口更多的商品,一是促进出口企业改变增长方式,实施品牌战略,增加附加值;二是给某些进口商品降低关税。贸易平衡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王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