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片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企业个人分别该扮何种角色? 探讨大学生就业难

2006年04月20日 10:08

  毕业在即,大学生的就业前景问题再次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中国人事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分析显示,2006年统计地区预计需求高校毕业生166万名,与2005年各地已吸纳的214万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为22%。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13万人,与上年相比 增幅达到22%,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社会、企业、家庭以及个人在这其中应该承担什么义务、扮演什么角色?如何找到出路,《第一财经日报》今天刊发系列文章对此进行探讨。

  毕业生难,企业也难

  似乎这几年每到这个时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这个话题就会周期性地热门起来。而今年,“难”的似乎已不仅限于大学本专科毕业生了,连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开始感叹“做毕业生,难啊!”

  那毕业生就业为什么难呢?

  事实上,毕业生就业难并不是因为毕业生数量过多,而是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不足。按照这个思路推导,有人提出应该让大学缩小招生规模,以缓解“毕业生过多”的压力;也有人提出,政府应该制定政策,规定一些单位每年要保证提供一定数量的岗位给毕业生,以此来解决“需求不足”问题。

  但是细细推敲,这两种方案都是治“标”而不治“本”的。目前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入学率平均是18%~20%,发达国家则超过了50%,而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只有19%——这还是在连年扩招之后的成绩。所以,“缩招”显然不是治本之策;而后一种方案则没有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企业如果有用人需求,根本无需政府催着他们去招聘贤才。

  实际上,现在的人才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都把“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作为一条招聘的硬指标,原因就在于现在初出校门的毕业生到岗却上不了手,无法进入工作角色的情况非常普遍。所以,毕业生就业难的“本”,还在于教育和市场的脱节。

  过去我国的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专业设置是和经济部门的计划对口的,学生按计划培养,毕业生包分配到纳入计划体系的单位。这一体制是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就确立下来的,是为了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搞计划经济而设立的,已经沿用了几十年。而现在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市场化了,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人才的使用已经市场化,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不包分配,而人才的培养却依然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来进行的。

  所以,如果用一个简单的图景来描述现在的就业状况,实际上不能说“毕业生过多”,而是企业有大量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当然,也要看到,这几年很多大学新增专业的名称已经非常市场化,而且听上去紧贴市场热点,时髦漂亮,名目繁多,有时候还得教育部每年发文来解释这些专业的含义。但实际上,这些新增的“市场化”专业功利过头,很多徒有虚名。

  问自己是不是有真知识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的,尤其对于社会来说,显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的就业通道;但倘若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尚且未能掌握最基本的办事方法和价值判断,那么社会有理由对教育提供的产品表示怀疑。

  然而,放眼今天的校园,尽管不乏各方面都非常优秀的中坚分子,但确实有很大一批学子,在现实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和个人眼高手低的双重挤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入接触一下今天的大学生,英语语言专业的毕业生却没有认认真真读过几本原著,口语更是磕磕巴巴的中国式英文;至于学法律而搞不清“法制”与“法治”者,也大有人在。

  于是我们看到大学校园里的怪现象,一方面几乎所有人都热衷于报考各种各样的证书;另一方面是学生基本训练和基本能力的极度低下。于是,当这些手拿一沓证书和奖状的学子,纷纷涌向各大城市的招聘会现场而无法谋得一职的时候,开始有人惊呼:大学生就业困难!而事实上,这种困难,完全是结构性的,仿佛一方面民工荒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民工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一样——缺少的不是岗位,缺少的,正是能够胜任各种岗位的称职人才。

  记得几年前曾经同一个拥有硕士文凭的朋友闲聊,此君正在为一次公务员招聘落选而大发牢骚:“没办法啊,现在知识不值钱啊!”撇开那次招聘可能存在的种种不公平或不合理因素,我忍不住说了他一句:“我觉得我们不要成天抱怨知识贬值,而要问自己是不是真有知识。”

  放在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这种观点也同样适用:不要抱怨就业困难,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倘若给我一个岗位,我是否能够为雇主创造价值?我是否达到了他们的要求?——因为,顾客——亦即招聘方总是对的。

  当扩招就业梦在市场中瓦解

  身居校园,每年春节之后,会强烈感受到就业话题讨论的热烈程度,真可谓“满园争说就业事”。自从2003年开始,由于1999年国家扩招政策所带来的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效应,就业问题已成为学生以及社会各方普遍关注的主要议题。

  反观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众所周知,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主要动力在于当时宏观经济的需求,但是当高校向学生征收完高额学费后,却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无法向学生提供相对应的教育服务。当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后,国家在就业市场上也缺乏对大学生必要的就业保障。就业市场流动性相当强,而且呈无序状态,一方面固然是职场的自由选择,但另一方面就直接与当前大学生缺乏就业安全感有关。

  因此,当扩招后的就业梦想逐渐在市场的拒绝声中瓦解时,学生们无法获得他们在教育投入方面的预期回报,不由得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反差——扩招使得他们在教育体制内获得的精英身份,在面对社会时却遭到了幻灭。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如今大学生自我期望过高,不愿意到偏远地方去就业。但是国家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注意到,教育政策从来就不是孤立的,它牵涉到的是一个系统化的社会工程,它不仅仅是“多招了三五个”,而其本身同时也参与了国家社会结构的调整。

  数据显示,2006年将有350万名高校生毕业,还不包括数量庞大的“三校生”,如以200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73%算,还将有近百万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由于前几年每年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数量的累积效应,散落在社会中的大学失业群体已十分庞大。这一部分受到高等教育的群体大多身居各大中城市,他们付出了市场化的教育成本,却无法受惠于这个市场化的相应成果,反而体验到就业的残酷。市场经济虽然需要竞争来支撑发展的效率,但一个缺乏成功就业的安全前景,对持续稳定的经济发展仍是不利的。

  求职:信息对称很重要

  大学最后一学期,总有一种焦急、烦躁的情绪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特别是在寒假以后,各大跨国公司开完宣讲会,一个接一个离开了高校,那些工作没有着落的应届毕业生们,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于是有的毕业生开始求助于网络。在“全民博客年”,“求职博客”成了博客的一个发展新方向。即将走出校园的毕业生们在自己的博客里贴出论文、简历、照片、音频资料,甚至干脆花钱注册一个CN域名,把它指向自己的求职博客。一个专业的求职招聘博客网站上有这样的介绍:“为求职者提供专业的求职博客及与专业HR交流的机会,让企业更了解求职者。与传统简历相比,博客除了能传达求职的个人信息外,还能让招聘单位看到个人的更多才华、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可以让招聘单位多角度地了解个人。”

  去年,一家新型求职招聘网站和国内的视频托管服务商合作,曾经推出“视频简历”,求职者可以通过摄像头在线录制自我介绍,再加入必要的字幕,在互联网上发布关于求职的动态影音画面。

  有专家这样分析,一个简单的简历,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简历,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的信息对称要求。更好的做法是,在网上建立起个人主页,把简历搬到网上,把自己的学习经历、文章作品、相册甚至影像资料等个性化信息放在主页上,深化简历的内容,以便让用人单位全面地了解求职者,使求职者与招聘单位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零距离沟通,提升求职应聘的质量和效率。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宾塞以研究劳动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著称。根据斯宾塞的理论,劳动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也就是说,劳动市场上雇主和求职者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雇主总想找到最好的雇员,但他们拥有的信息比求职者少。雇主因为信息少无法雇到好员工,求职者又因为信息少而找不到好工作——这就是供求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就业困难。

  用斯宾塞的理论理解,求职博客、视频简历的出现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在现在的中国,求职时的信息不对称并不是主要问题。Web2.0时代,求职花样越来越多,求职的路却越走越窄。供求上的不平衡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最大问题。

  可易工作室的首席职业顾问曾黎分析道,2006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因大学生历年扩招而显得比较严峻。大部分大学生的首选仍然是外资企业,但一般是较知名大学的学生机会较多,而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则不容乐观。目前已经出现一种“零工资”现象:大学生为得到一个工作机会,愿意在试用期内放弃工资,然后通过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到转正的机会。在外资企业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大学生们把目光也投向了民企和国企。此外,公务员重新成为热门选择,现在公务员的考取比率在1:40左右,热门职位竞争则高达1:2500。还有部分大学生为逃避严峻的就业形势而选择考研。就学科来看,经济管理类、生物技术类、信息技术类与外语类学生求职成功几率较大,一些冷门专业,如历史系、数学系、中文系的学生求职门路则较窄。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作者:贾晋京、张靖华、张放、成庆)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2006年大学生求职观察:没有方向感的"新盲流"们
·大学生求职玩新招 简历链入个人博客成求职法宝
·“包装费”数千元 大学生求职成本越来越高(图)
·全天开手机怕漏接电话 大学生求职陷信息强迫症?
·哪些钱该花哪些不该花 中国大学生求职成本调查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线索:(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