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8日电 人民日报消息,即将于4月20日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第一次设立台湾农产品展销区,其中台湾蔬菜将首次在大陆“登台亮相”。来自台湾云林、台东、嘉义、台南等县市的10余种时令优质热带水果、近200余种农产品深加工制品将参加展示、展销。鲜洋香瓜、柳丁、彩色甜椒、丝瓜等大陆未开放的部分水果、蔬菜等也会登台。
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何子阳介绍说,这是继去年“5·1”福州展会、“7·18”上海展会、“10·18”北京展会之后,大陆主动宣传推介台湾农产品行动的又一重要延续。
近年来,大陆为进一步加强两岸经贸交流,解决台湾农产品滞销问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继去年上半年出台扩大台湾水果进口的优惠政策后,大陆在去年8月又主动将15种台湾水果进口大陆的关税降至零税率,同时对台湾水果在大陆销售涉及的通关、检验检疫等实施便利措施。此举获得了台湾农民的积极响应和广泛赞誉。
去年7月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展览暨台湾农产品展销会,扩大了台湾农产品特别是优质水果在大陆的影响。台湾杰出农民民间交流团团长陈春明在展会上表示,眼见为实,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很有市场”,前景绝对看好。10月份,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设立台湾农产品展销区,则为台湾水果“登陆”创造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台湾省农会作为这次展会的参展协办单位,第一次公开与大陆亲密合作引起广泛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农业企业已有5000余家,合同利用台资4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30多亿美元。
两岸民间人员往来频繁,形成多层次、宽范围合作交流渠道
近年来,祖国大陆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积极参与两岸的农业交流与合作,与岛内的农业专业组织建立了较为顺畅的沟通渠道。还先后和台湾农业界共同举办多次两岸农业专题研讨会和经贸洽谈会。在动物疫情通报、农业信息交流等方面两岸有关方面确立了稳定的沟通渠道。
随着两岸民间农业组织沟通的经常化,两岸农业人员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台湾方面,最初来大陆的主要以企业家为主,而现在,更多的是农会、合作社、产销班的具体管理人员,甚至是普通的台湾农民。这次到第七届菜博会参展的台湾成员中,来自基层的代表占到了2/3。
同时,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功。在福建、海南、山东、黑龙江等地设立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吸引台商投资农业、推进两岸农业合作的一种有效形式。福建省建立试验区以来,已累计批办台资农业项目1600多个,合同利用台资19亿美元,占全省农业利用外资的60%以上。
两岸合作前景广阔,有望实现互补双赢
两岸农业合作的不断升温,主要源于两岸农业资源要素的互补性。台湾有优良品种、先进农业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外向型的农产品市场网络;大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持续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这是两岸农业交流的动力和合作的基点。
因此,加强两岸农业合作,将大陆的农业资源、劳动力、科研成果与台湾的资金、应用技术、农产品运销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促进两岸调整农业结构,最终形成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两岸农业因生产结构相同、贸易结构相似、国外市场相近所导致的恶性竞争,进一步拓展世界农产品市场,促进两岸农业的振兴。
事实上,通过交流与合作,以精致农业为主的台湾农业,找到了市场潜力大、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大陆市场;而大陆的农业部分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农业生产经营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台湾在农业经营体制、农产品运销制度、农业研发与推广制度、农民组织制度等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在特色水果、名贵花卉、蔬菜、渔业等种质资源以及生产加工技术方面也有较大的优势,这些都值得大陆借鉴。
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正规的贸易渠道不畅通,两岸农产品贸易规模偏小。两岸血缘相亲,同宗同文,从两岸人民的利益和福祉出发,应该进一步推动两岸农业关系在人员交流、农产品贸易、技术合作、农业投资等诸多领域继续深化,开创更加广阔而美好的合作双赢前景。(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