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二○○○年,尼泊尔国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几千年来第一次,“人口数”第一次打平了“神口数”,终于一起达到两千两百多万个!
“这算什么状况?”如果你不是尼泊尔人,一定这样问。
但在尼泊尔,这个多年来“神多于人”的国度,早就习惯了生活里神像比人多的事实。还好尼泊尔人会生,终于在二○○○年和“神口数”打成平手,二○○二年还超前呢。
信仰对尼泊尔人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寺庙之多,节庆之多,神像之多,已经到魔幻写实的地步,全国一起生活在一种超现实的氛围中,工艺、文化、建筑种种有形的美丽,几乎都为了赞叹无形的众神。今天举世闻名的尼泊尔衣衫、银饰、佛像,都是赞叹诸神的余韵。
人可以选择过怎样的生活,形而上为主,或形而下为主。显然尼泊尔人过的是形而上为主的生活。有人信佛,有人信印度教,不管是佛陀,或是毘湿奴,都是他们劳苦生活里的光。
清晨,天才蒙蒙亮,加德满都的波达拉大佛塔四周,绕满了比阳光还早起的人,绕塔、作早课、转经轮,绕成了一条流动的壮阔人河。人河里,男女老幼、贩夫走卒、贫富贵贱都有,修行在这里,这样天经地义。这华丽而“不切实际”的国度,一天就这样庄严的开始了。
佛塔旁有小乞丏、大乞丏、老乞丏,伸长了脏污的手向旅人讨铜板,人间的苦,一点都没放过美丽的尼泊尔。(摘自台湾《联合报》;作者:廖文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