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电讯稿|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给孩子买铅笔也能报销 媒体批科研人员圈钱现象

2006年04月13日 09:32

  中新网4月13日电 《人民日报》今天刊发评论文章指出,在中国,科研项目成了一些科研人员“圈钱”的工具,在“科研成果”的幌子下,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流失了。

  文章说,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此风由来已久。文章援引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称,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的比例仅在40%左右。对研究所和科研人员而言,项目越多,经费越多,个人收入越高,至于项目研究的成果并不重要,实在不行还可以接着申请经费。而单位科研经费的多少,也成了考核领导的政绩之一。

  国家审计署不久前公布的审计公告可谓触目惊心:2004年度的审计发现,科研系统2个部门和45个科研单位转移、挤占、挪用科研经费6.69亿元,另外还有13个单位把3.27亿元的科研经费违规出借、对外投资甚至投入股市。

  文章指出,中国科技投入长期不足,这也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大瓶颈,然而有限的钱并没有全部用在刀刃上,却成了有些科研人员“圈钱”的手段。有科研人员反映,只要跟着项目,吃喝拉撒,甚至给孩子买支铅笔都能在课题组报销。

  科研经费令人痛心地流失着!一方面,这与中国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不完善有关,相关主管部门及其主管人员拥有太大的资源分配权和项目审批权,容易造成决策不当、资源浪费乃至腐败滋生。而一些科研单位将人员收入与科研经费挂钩,诱使很多科研人员拼命去争项目、争经费。

  另一方面,对科研经费的使用监管严重缺位。经费下拨后如何使用,一般由项目主持人一人说了算,致使部分资金 “拐了弯”,装进个人腰包。至于科研成果,或是凑几篇论文对付过去,或是请几个权威专家开个成果鉴定会,只要“表示”到位,评审专家一般都会给开“通行证”。这样,一些科研人员就在“科研成果”的幌子下面,轻易套取瓜分了国家宝贵的科研经费。

  文章呼吁,杜绝科研经费浪费,提高使用效益,应该标本兼治:科研项目立项和经费投入要纳入公共监督之下,建立规范的评审机制和程序,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方法。同时,应该抓紧建立科研经费的追踪督查机制,对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专家评估,并开展财务审计监督,防止经费的不当支出和使用。(王海鹰 王娅妮)

 
编辑:张磊】
:::相 关 报 道:::
·路甬祥痛斥科研老板 指中国创新人才培养三不足
·路甬祥直言反对科研老板现象 建议减少科技奖励
·高校是科研虚报重灾区 作假从国家圈钱现象严重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热线:(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