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二日电 (记者 赵胜玉)中国环境规划院副院长邹首民今天在国家环保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承认,尽管“十五”期间,中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国环境质量基本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没有完成。
据悉,在“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中,未完成目标控制要求的主要指标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和COD排放量,其中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和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两项指标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有所反弹。根据初步统计结果,二00五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比二000年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七;COD排放量仅比二000年减少了百分之二,未完成削减百分之十的控制目标。
二00五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两千五百四十九万吨,超过总量控制目标七百四十九万吨;比二000年增加了约两成七。他认为,影响二氧化硫控制目标完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源消费超常规增长,导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失控。“十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年均百分之九点四八的持续高速增长,高能耗、高物耗、污染重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对能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十五”期间的能源需求弹性系数实际达到规划预测的四倍。二00五年全国的能源消费量达到二十二点二亿吨标准煤,比二000年增长了百分之五十五点二,其中煤炭消费二十一点四亿吨,增加量超出规划八倍;煤炭消费占到能源消费总量的近七成,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同时,生产活动的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大。
火电行业是二氧化硫排放的主要来源。二000年,中国火电装机容量二点三八亿千瓦,消耗煤炭五点八亿吨,到二00五年,火电装机容量达到五点零八亿千瓦,超过规划约一亿千瓦,消耗煤炭十一点一亿吨,增长了近一倍。能源消费的超常规增长和火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是导致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其次,脱硫项目建设滞后于总量控制要求。“十五”期间,火电行业的脱硫改造等重点工程项目进展不理想,计划要求削减一百零五万吨二氧化硫的任务只完成约七成,脱硫项目的安排大大滞后于总量控制目标的需求。
第三,电厂脱硫建设和运行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脱硫市场突然剧烈膨胀的情况下,市场运做不够规范,造成脱硫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许多脱硫项目建成后无法正常运行。
邹首民说,二00五年全国COD排放总量一千四百一十三万吨,与“十五”提出的一千三百万吨的总量控制目标相差一百一十五万吨。他认为,COD控制指标未完成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十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未达到预期目标。造纸工业是排放COD的重点行业,草浆造纸是污染水环境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纸及纸制品需求强劲,产量从二000年的两千四百八十七万吨提高到二00三年的四千八百四十九万吨。造纸行业的快速发展,污染治理设施没有能够完全及时配套,造成占全国工业COD排放总量半数以上的造纸行业的排污总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是全国COD控制目标没有完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工程项目的完成情况不理想。截至二00五年底,列入《计划》的两千一百三十项治污工程,完成一千三百七十八项。由于工程项目的进展不理想,造成仅有六成的水质监测考核断面达标,重点流域中仅有淮河流域完成COD削减目标,其余大多差距较大。
此外,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难以满足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尽管近几年中国污水处理厂建设在加速,污水处理能力在逐年提高,但是由于资金的相对短缺,目前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滞后于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的增长速度;城市生活污水随着人口的增加不断增加,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速度大大滞后于污水处理厂建设速度,导致生活污水收集率不足;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化学需氧量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污水处理收费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有效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