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电 讯|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文教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释永信:面对西方经济强势文化强势少林必须变化

2006年04月11日 09:58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3月15日晚8点,刚从北京回来的释永信给少林寺全体僧众做完形势报告,面对《中国新闻周刊》采访而说到寺院经济,释永信谈兴仍浓。

  “我认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从经济上说有三个阶段。”释永信说,最初是皇帝把佛教作为文化来引进,这个时候的僧侣和佛教事业完全是官府供给制的,官府提供一切宗教所需。

  在佛教被更多中国人接受之后,佛教也融入了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由于发展很快,国家不可能完全供给,于是赐给寺院大量的土地、房产,寺院在经济上自食其力,“农禅并重”也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释永信认为寺院经济应该进入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之后落实政策,政府将房产归还寺院,僧侣们有了居住和修行之处,并且允许僧人卖门票,寺院由此进入“商业阶段”。寺院成为服务业,对游客而言是享受服务,来这里花钱享受文化,僧人收取门票费用就要提供服务,并且政府也鼓励寺院制造自己的商业和文化产品。

  这些产品包括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物质产品,释永信说,没有产品就不能满足需求,而作为宗教,也是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不能满足的话你就会被边缘化。

  这位方丈说,少林寺的任务就是要把寺庙修好,把文物保护好,让游客和信徒得到满足。

  2001年,少林寺周围2个行政村及武校、商店等被迁出景区,登封市为此投资3亿多元,拆迁面积50多万平方米,拆迁人口两万多人。

  2004年,少林寺投资5000多万元,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整修,包括紧那罗殿、六祖堂、库房、斋堂、图书馆等,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

  目前少林寺僧人均是供给制,在寺院少有所学,老有所养,平时发一些零花钱。释永信是中国第一个僧人学习MBA课程,并取得学位的方丈。他说,那些读了MBA的和尚,待遇也并不比其他人更高。释永信说,因为他们毕竟是出家人,读MBA的花费也是寺院供养,而寺院也不是企业。

  释永信希望用企业的理念和精神来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并非是把寺院变成企业。他认为,一些人是通过事业成就获取满足感,一些人是通过财富获得满足,而僧人是从信仰中获得满足和安心。

  “我们不是为了经济收入,少林寺的门票收入已经完全足够僧人的开销,我们为了光大佛教事业。”他说,世界在全球化,面对西方的经济强势和文化强势,少林寺必须作出应对。少林寺不改变就无法再在这个社会中保持影响力,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后代。“今天在少林寺发生的改变,我敢说是为佛教负责,也是为民族负责。”

  这位方丈说,少林文化从来就与文化交流分不开,它本身就源于中外的文化交流,少林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禅修中心和国际性的交流重镇。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郑褚)

 
编辑:邱观史】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新闻热线:(010)68315046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