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10日电 中国青年报今日刊载题为《报业联手向网络“拿来主义”说不》的特别报道,文章称,始于去年的一场报业向互联网争取定价权的斗争,并没有如大多数人所预料的喊完口号就偃旗息鼓。
“全国报界应当联合起来,积极运用法律武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改变新闻产品被商业网站无偿或廉价使用的现状”。2005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全国都市报研究会,起草并发布了这样一份《南京宣言》。
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表示,在南京的会议上,全国有20多位都市报老总与会。会上,《南京现代快报》总编辑关文提出,报业作为传统媒体内容的提供商,被商业网站用非常低廉的价格占有海量新闻,这非常不公平。他提议报界联合起来改变报纸与商业网站之间的关系。许多与会者深为认同。
近日,《解放日报》事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力为曾表示:“我们并没有停下来,正在紧锣密鼓地就具体细节与各大报业集团进行磋商,以形成具体的操作细则,一旦条件成熟,我们将会有更多的动作出来。”
王力为表示,为体现解放日报集团的重视程度,社长尹明华亲自出马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沟通的对象也都是各大报业集团的一把手。
此同时,解放日报集团还对形成全国报业内容联盟的实际操作有所构想,并事先起草一份“全国报业内容联盟意向书”欲共同制定向网络媒体提供新闻内容的定价规范。
为作出表率,解放日报集团已要求集团所属各子报子刊不得再向各个网站单独提供新闻稿件,而改由集团统一运作。
文章称,这场报业向互联网的宣战,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业界对此议论纷纷。但互联网廉价使用报纸内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为什么报业当初愿意互联网廉价使用自己的内容呢?
席文举认为,这只能说是“聪明人”的悲剧,是“聪明人”自己给自己“掘坟墓”。
席文举和中国人民大学传媒研究所所长宋建武均认为,在网络起步的那几年,报纸之所以愿意让网络使用自己的内容,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网络与报纸之间的利益冲突并不显著,另一方面,新老报纸为了在各自市场的竞争中胜出,也希望借助外力以增强竞争力。
宋建武表示,现在网站的实力提高了,谈判地位增强了,报纸在内容定价上就更没有发言权。
既然如此,为什么报纸直到现在才开始警醒,并且有了改变价格的强烈诉求呢?
京华时报社社长吴海民认为,这是因为2005年对于整个报业而言是个“拐点”,这个“拐点”导致了报业集体意识及危机意识的觉醒。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也认为,报纸向互联网宣战,是“日子紧巴了才会寻找原因”。
他表示,随着报纸的广告市场份额下降和网络广告的收入的增加,现在的情况有点像“赔钱的给赚钱的免费打工”,报纸当然不乐意。
文章称,对于报界同互联网的这场斗争,许多人对其成功并不抱有信心,甚至连报界内部的人士也如此。
报业人士认为,报业的这种“内容联盟”实际效果值得怀疑。同时,某些报纸为了自身利益则可能反向“倒戈”,退出“内容联盟”,从而使内容联盟土崩瓦解。
网站回应:双方应找到利益平衡点
新浪网副总裁、总编辑陈彤回应称,他不认为门户网站廉价使用了报纸的内容,交易双方是市场经济的一个买卖行为,不可能有谁强压谁买卖的问题。
陈彤表示,报纸说自己花数千万元的资金来获取信息,但是,每个商业门户网站在打造自己的平台的时候,也都进行了数十亿元的投资。
至于报业提出的要捍卫知识产权的问题,陈彤表示其转载的每一篇文章都得到了正式的授权。他认为商业门户网站非常注重著作权的保护。
凤凰网副总裁乔海燕承认报纸提出重新定价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但他表示,如果报纸单方面提出改变价格,对网络肯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有可能引起网络的激烈反弹。
他表示,他的态度是希望大家抱着积极的向前看的态度,找出对双方利益都有益的办法来协商解决,而不要用“谁可以吃了谁”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陈彤认为,在媒体多元化的时代,各种媒介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报纸首先应考虑的是该如何以创新的理念和模式来应对竞争。
对于主要针对商业门户网站的全国报业内容联盟,陈彤直率地表示:“这个内容联盟能否成为真正的联盟,我持观望态度,以前的彩电行业也成立过价格联盟,但最后不了了之。”(叶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