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四月五日电 题:网上寄哀思 “人生后花园”
中新社记者 刘育英
又一年的清明,又一年的思念。故人已去,记忆犹存。清明时节,人们扶老携幼,手捧鲜花,来到亲人和朋友的墓地,为他们掬一抔新土,为他们寄上一片浓浓的哀思之情。
又或者,在网上为逝者建一个网上纪念馆,用数字化的方式为他们上一注香,敬一杯酒,献一束花,点一首歌,写下自己内心最深情的话语。逝者的生平、照片和对他们不尽的思念,化做多媒体文件,永远留存。这种哀思,穿越生死,跨越时空,成为新的祭扫方式。
截至二00六年清明节,Netor网同纪念网站上已经有纪念馆六万多座,纪念园一千零六十座。而同类型的站点也越来越多,网上陵园、网上公墓、清明网??????它们被称为“人生后花园”。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让生命的故事在世间永远流传。”著名的网上纪念站点“Netor网同纪念”在首页上如是说。
在一对父母的网上纪念馆里,他们的儿女写到:“挚爱的人走了,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走了。刻骨铭心之痛至今记忆犹新,尝遍苦涩泪水,甘泉何时可饮?——思念我亲爱的爸爸妈妈”
不止是他们的亲人,他们的朋友,即使是不相识的陌生人,不管身处何地,偶尔浏览至此,也会感同身受,被这阴阳两隔的亲情所打动。
因为互联网的无界,祭扫可以不限地域、不限时间;因为开放,祭扫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行为,更多是社会性的情感表达;因为互动,缅怀者从彼此的追思中找到共同的情感支撑。
从三年前的网上纪念张国荣,到现在纪念科学家、艺术家、网上抗战忠烈祠,再到网上的宗祠馆,网上陵园走向广大的普通人。对先人的缅怀,对逝者的追思,华人的传统和精神,在网上得到回归。
很多省份的民政部门鼓励民众采用网上祭扫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网上祭扫环保、快捷,避免了舟车劳顿,缓解了交通压力,突破了传统方式的局限,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记者询问周围人是否愿意在线扫墓?新一代的年轻人大多认可这一方式。他们认为,都市化的生活节奏不大允许他们按传统的方式去纪念亲人朋友;重要的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心的感受,互联网让他们找到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