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成“草莓族” 学习忍受挫折
周氏夫妇,由于有计划为孩子下一阶段的教育铺路,选择的学校都很重视英语教学,也为日后孩子赴美深造打下坚实基础。相对来说,谭湘龙和楼兰的两个小孩,求学之路就比较艰辛。
在北大和东吴获双法学博士的谭湘龙,4年前便从北京到上海工作,媒体人楼兰去年7月才决定移居上海。两个孩子去年寒假决定送来上海就学。
楼兰说,刚来大陆时,准备让小儿子念当地的幸福小学,结果一考试只得了15分,学校便对家长说,该生文化水平差,建议降转一年,“可能一年还不够,要降转两年”。但最后坚持后才降转一年。
他们已算幸运的。有位台商小孩在某个中学就读,家长向学校反应,不用那么在意成绩,学校的回答是“你们不在意,学校可很在意”。甚至有台商小孩去找大陆同学玩时,对方家长告诫小孩别到家里来,“会带坏我们家孩子”,让那小孩身心受创,久久不能复原。
“到大陆念书就要学会忍受挫折,不让孩子当‘草莓族’”,楼兰说,父母亲面对小孩挫折时一定要感同身受,虽然学校普遍重视成绩,但要求孩子尽力就好,其它的就由家长和学校沟通。
上海酒饕会会长阙光伦说,他因有三个小孩在上海念书,因此熟悉大陆教育环境。老大、老二念的是上海中学国际部,一年大约1万美金,小的念当地娄山中学,一学期3000人民币。他说,大陆学校的确重视教学,有时甚至要求家长积极参与,不参加的还被批评。
“不过,关键还是小孩本身”,阙光伦说,像他小孩有次离家出走,“我不急,学校因那是台商的小孩急得不得了,5分钟打一次电话来询问”。后来孩子虽然找到了,但让他体悟到,一定要注意孩子的承受力,真没办法,就去跟学校谈。上海吉得堡教务长黄靖儒说,除了培养孩子竞争力外,养成他们正向思考很重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