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 (1895~1976),福建省龙溪(漳州)县人,谱名“和乐”。父亲林至诚牧师,母亲杨顺命女士,有兄弟6人,姊姊2人。曾获上海圣约翰大学学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德国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学位,是一位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旅游家、发明家于一身的全球知名学者。
林语堂17岁入上海知名英文学校圣约翰大学,在预备学校奠定英语基础,改名玉堂。21岁与厦门富商廖悦发之女廖翠凤订亲。25岁于上海与廖翠凤女士结婚。28岁获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再度获胡适资助。进入以语言学驰名的莱比锡大学攻读博士,研究中国音韵学。29岁以论文《古代中国语音学》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其后,任北京大学英语系教授兼北京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开始署名语堂发表文章。
1924年5月将英文的Humor译为“幽默”,为“幽默”一词出现之始。1932年起,他先后创办《论语》、《人间世》《宇宙风》3本杂志,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编写范围与态度,提倡幽默文学。《论语》的成功,使先生得到“幽默大师”的美称。
1947年,林语堂发明“明快中文打字机”,1952年获美国专利。1954年,出任新加坡南洋大学首任校长。1966年返台定居,1972年,《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出版,1975年,小说《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作品。
着有《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老子的智慧》、《苏东坡传》等经典名著。
1976年3月26日病逝香港,4月移灵台北,4月1日,一部圣经伴随林语堂遗体,安葬于故居后园,享年82岁。挚友钱穆题字碑上。(资料来源:香港《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