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厦门四月三日电 题:温情鲁迅
中新社记者 陈悦
对于鲁迅,长期留在人们心目中的,也许就是那个永远横眉怒目的战士形象。“没有在厦大期间的这一段经历,我们很难体会到鲁迅生命中最柔软的那一个部分”,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朱水涌教授如是说。在四月三日完成重修开馆的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以可触摸的实物,向人们展示了鲁迅的一份温暖情怀。
鲁迅是一九二六年到厦门大学任教的,期间许广平赴广州谋职,分居两地,两人的爱情凝聚成了一部美丽的《两地书》。在此次重修完成的鲁迅纪念馆内,专门增加了“鲁迅和许广平”这一展馆,鲁迅之子周海婴为展馆捐赠了大量鲁迅和许广平生前使用的生活用品。
在展品中,可以看到许广平为鲁迅织的毛衣、织毛衣用的线团。为了学习毛衣技术,许广平甚至专门购买了日文的相关书籍。为了能让鲁迅在冬天的夜里喝上热茶,许广平还专门为鲁迅准备了一个茶壶套。尤其珍贵的是一个木制行李箱,它曾陪伴鲁迅和许广平十余年,其饱经岁月侵蚀的外表,让人生出别样的感动。
作为《两地书》的诞生地,展品中自然少不了两人通信的手稿,虽然只是复制品,但信上两人相互的昵称和关心的话语,与普通的恋人别无二致。“过去读中学课本,总觉得鲁迅好严肃,没想到还有那么柔情的一面”,一位厦大女同学津津有味地读着手稿,感慨地说。
虽然在厦大只有半年时间,鲁迅和学生们也有着深厚的情谊。他在厦大期间创办的“鼓浪文学社”绵延八十载,至今涛声依旧。展馆展示的《鼓浪》杂志第七期,改写了过去文学史上该杂志只办了六期的定论,而杂志上“恭送鲁迅先生”的专号,更体现了鲁迅和厦大学生深厚的师生情。七十年前,鲁迅先生逝世后,厦大全体师生还奉上一幅满怀悲痛的挽联:“国步艰难,野草热风,塞外方悲烽火;斯文又丧,彷徨呐喊,何人更作导师”,如今这幅挽联的原件也高悬在纪念馆中,被称为“镇馆之宝”。
“长期以来,我们看到的鲁迅都是带着匕首的战士形象,这不是我们鲁迅亲属熟悉的鲁迅”,鲁迅之子周海婴说,“在我们的回忆中,父亲是很和蔼,爱开玩笑的人,是有血有肉的鲁迅”。在厦大鲁迅纪念馆走一遍,一定会感慨,“信哉斯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