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7日电 据科技日报报道,过去人们认为地球上的水来自遥远太空中周期性飞越太阳系的彗星,然而随着天文学家发现火星和木星间小行星带中存在着新类别的彗星,人们开始建立地球水源的新说。
2005年年底,美国夏威夷大学研究人员在小行星带上,发现一颗像彗星那样拖着彗尾的小行星。在随后进行的独立的研究中,他们又发现了两颗这样的小行星。三颗小行星离太阳2.934亿英里至2.971亿英里,处于小行星带的主带上。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中,夏威夷大学的哈里·荷斯和大卫·吉怀特撰文称这三颗所谓的小行星为“主带彗星”,并认为它们组成了新类别彗星。
天文学家曾猜想,也许并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源于远离海王星的Kuiper带和Oort云。现在,美国研究人员的新发现证实了第三类彗星的存在。荷斯和吉怀特表示,新类别彗星发现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它重新激起了人们关于彗星起源和行为的话题,而且引起了关于太阳系和地球早期进化的争议。
地球离太阳9300万英里。在其早期形成后,它是一个炽热无水的球体。大约在39亿年前,地球开始降温,同时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碳形成了大气层,它给地球创造了稳定的、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让冰融化成水,但同时又不会蒸发离开地球。
有天文学家认为,地球上最初的冰来自遥远太空中的彗星。这些彗星十分庞大,能够经受住太阳的作用,并将冰带给地球。当地球的大气形成后,地球上的冰融化成水形成海洋,出现气候循环体系,为生命的形成和进化提供了重要条件。
然而,太空彗星给地球“送水”的说法存在着缺陷,因为海洋中氢和其同位素氘的比同彗星上氢和氘的比并不相符。吉怀特提出,地球上的冰也许来自小行星带中的彗星。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有比较地球和主带彗星各自的氢氘比,但这或许会成为太空探测器今后的目标。(毛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