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三月二十六日电 台北消息:“积极管理”新措施的执行,可能破坏业者全球布局规划,严重伤害业者的全球竞争力。《工商时报》今日发表社论,对“行政院”公布“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新措施,针对超过一定金额以上或与敏感科技有关产业的重大投资案件进行“政策面审查”,再次批评其放任行政权恣意行使,并就其对台商全球布局、进行两岸间经贸行为造成不便及障碍的严重性进行分析。
社论中说,为了落实陈水扁元旦谈话“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行政院”日前宣布了对前往大陆重大投资案子进行政策面审查等新措施,不仅工商业界哗然,此举还被形容为“台商的白色恐怖”。
社论指出,事实上,采行政策面审查等两岸经贸新措施,可能对台商或岛内企业两岸经贸行为造成不便乃至障碍可能性很高。首先,新制增加两岸经贸行为的不确定性及难以预测性。行政部门将以一定金额以上,或虽然未达到一定金额标准但有可能属于化整为零投资案件,采取政策面审查,如此将削弱乃至剥夺厂商对自己投资、营运进度的掌控能力,严重伤害企业的自主权及竞争力。
其次,新制将在必要时对厂商大陆投资事项进行实地查核,实际上困难颇高。依据会计师界看法,台商一旦在大陆登记为公司就是大陆公司,必须接受大陆法律规范,具体言之,在两岸金融会计监理机制未形成前,当局要前往对岸查核台商投资状况,很可能是纸上谈兵。
再者,增加工商企业经营信息曝光的风险。在强化管理的配套机制方面,订定有加强公司重大财务及对大陆投资信息揭露规定,以及建置企业大陆投资数据库的构想。坦然言,基于民众对行政部门不太会保密的经验,以及科技发达渗透数据库已非难事的考虑,我们认为如此的配套设计,存在太多让企业机密资料曝光的风险。
社论在最后指出,众所周知,大陆已经成了全球产业竞相前往朝圣的重镇,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都到大陆寻求投资及发展机会,欧美业界的投资脚步也急起直追。台湾当局两岸经贸政策摇摆不定,还日益增加限制与禁止规定,势必使工商企业投资营运规划无所适从,全球布局也会因为缺乏大陆这一块拼图而顿失重心,进而减弱乃至伤害岛内业者的全球竞争力,重创台湾产业及经济前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