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无锡市为何能如此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因为那些市领导认为,今天的农民工子女,将是明天的无锡市民;他们今天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明天的无锡市民的素质
在今天的中国,由于教育体制仍是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性变化,所以进入城市的外来劳动力一直面临着种种困境,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其子女在“流入地”上学难。
农民工子女上中小学不得不交纳高额的“借读费”“赞助费”,他们的受教育权得不到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或者说一种特殊现象。有人形容他们像一朵朵小小的蒲公英,随着父母的足迹飘来飘去;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工越来越多,这种“小蒲公英”渐渐也成团成群成片……这种现象,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好几年前,当各地纷纷制定种种规定,对“外来劳动力”“外来民工”就业做出了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时,无锡市劳动局就曾“反其道而行之”,出台了《关于完善本市单位使用外来人员办法的意见》。《意见》提出,企业招收外来工无须审批,而且所从事工种也不受限制,外来从业人员享受该市市民待遇;同时还提出,今后在劳动部门的正式文件中,“外来劳动力”“外来民工”的称谓将一律以“外来从业人员”替代。
现在,无锡市又走在前列,采取种种措施使“蒲公英”在当地扎根。在现有体制下,“小蒲公英”扎根并非教育部门一家所能解决,所以几年前无锡市教育局就与有关的七个部门联合发文,公开承诺“以流入地政府管理、公办学校就近接纳为主,不让一个农民工子女失学”。为此,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使无锡市160万农民工的17万处于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子女绝大部分都进了公办学校,就读率高达91.3%。而且,为将这些孩子能更好地与本地学生融为一体,学校发给班主任的学生名单除姓名、性别以外,没有任何其他人为的“标签”。
无锡市能如此公平对待农民工子女,市里主要领导起了关键作用。这些领导认为,今天的农民工子女,将是明天的无锡市民;他们今天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大程度就决定了明天的无锡市民的素质。无疑,这是极富远见之论。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的理论认为,当人们衣食无忧之后,“获得认可”的渴望将极其强烈。在他的理论框架中,“最初之人”在基本的自然欲望方面与动物基本相同,但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之处在于除了基本物质要求外还有最低微最基本的非物质要求。“获得认可的欲望”来自人的精神本能,是精神的自我需要,是一种自我肯定,是自己价值在外部世界的镜像化。历史上的许多冲突并非为了“存在”,而是为了“获得认可”。他明确写道:“民族性不是人的一种自然特征,一个人只有被其他人认可是这个民族时才具有民族性。”
当移民长期不被主流认可,不能融入当地主流社会时,他们虽然居住在当地,但并不可能从更深的精神、文化层面上认为自己是这个地方的成员。当意识到不可能被当地社会承认时,尖锐冲突即难避免。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刻,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原来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二十多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谋生,但又不可能获得“流入地”的合法身份,他们的“第二代”不能与流入地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权——而这种不平等造成的后果将最为严重。因此,许多孩子只好辍学,或帮父母打工,或在街头游荡。而从小生长在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对家乡的记忆、感情和“新旧对比”远不如他们的父辈,但从身份上说又不是“城里人”,因此他们将更无归宿感,更感到没有家园可依,因此对种种不平等待遇将更加敏感、更加怒气冲冲。如果这种状况长期没有改变,随着他们长大成人,对社会将产生何种的影响确难预料。这是政府和全社会必须及早认真思考、对待的问题。而无锡市已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
让“蒲公英”扎根,尽快融入所在地,对自己的“新家”有认同感、归宿感,真正感到这是自己的家园,不再是飘来荡去的“无根”一代,确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社会能否长治久安、各阶层能否和谐相处的大问题。但愿各地政府不是几乎“倾全力”建设美仑美奂的“示范校”,而是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创造种种有利条件,从长远看,这确比“示范校”重要得多,有意义得多。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雷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