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央新“一号”文件的推出,表明统筹解决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已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重心。那么,正在逐步推进的新农村运动,将会以何种方式影响中国的城市贫困问题。为此,本刊专访了长期关注困难群体工作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高尚全。
中国新闻周刊:您对当今城市贫困人群的定义、数量怎样判断?他们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高尚全:对城市贫困人群的界定,取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该地的贫困线。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工长期在城市中工作,另一方面有大量的农民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土地,有的转变成了城镇户口。因此,我认为,恰当的界定方法应该是把在城镇工作的农村户口和居住在农村但是持有城镇户口的人都考虑进来,这也是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
按照以上口径,我国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包括拥有城市户口的贫困人口,如下岗职工,还包括持有农村户口但长期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群,如农民工和失地农民。
城市贫困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政策变革的因素,资源枯竭的因素,以及不可预料的其他因素,造成了城市贫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大体上,城市贫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伴随着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下岗所形成的城市贫困;二是农村贫困向沿海发达城市的转移;三是资源枯竭形成贫困。这就需要我们抓住导致城市贫困的根本原因,探究和寻找有效解决的正确方案。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城市贫困人口的问题,国外有什么值得借鉴的经验?
高尚全:国外经验表明,应对城市贫困人口的方法,一方面要提供社会救助,比如,上个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政府通过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失业救助、分发食品券等方法度过了难关;另一方面要积极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新闻周刊:在目前的政绩指标下,如何让各级政府从“唯GDP论英雄”转向重视提供就业机会等公共产品的政策取向?
高尚全:这需要建立中央政府的“有条件援助”机制,促进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的形成和公共服务意识的增强。城市贫困人口中,相当一部分是有劳动能力,并且愿意工作但是没有工作机会造成的。这一方面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财政和社会保障的负担。因此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是解决城市贫困问题的一个关键。
中国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要注重解决农村贫困向城市贫困的转移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我国目前城市贫困的来源之一。对于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贫困人口,地方城市政府应该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沿海发达城市应把这一部分人口统一纳入城市管理之中,积极探索外来人口贫困问题的解决办法。
此外还应从源头抓起,加强农村劳动力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和管理机制,减缓农村贫困的转移程度。
中国新闻周刊:不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验表明,靠发展“三产”来解决城市就业和贫困问题鲜有进展,那么如何另辟途径来提升这些城市的造血功能呢?
高尚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问题在国外也不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跟城市的产业转型和相关扶持政策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我国多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单一,包括就业在内的整个城市的方方面面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强。一旦资源面临枯竭,城市运转就面临危机。因此,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替代产业成为资源依赖型城市的重要任务。需要修订《资源法》,允许部分资源收入地方与中央共享,地方分享部分应全部用于城市发展持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
中国新闻周刊:目前正在推进的“新农村运动”能缓解城市贫困问题吗?
高尚全:“新农村运动”的着眼点在农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一号文件”)中提出的很多措施,都将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新农村运动如果开展得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村到城市的人口流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农村运动能够缓解城市贫困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您如何看待贫困人口的代际转移问题?
高尚全:贫困的代际转移现象,人为的体制因素是一个重要原因。比如,教育与收入是正相关的,现在的学费很高,造成了贫困人口的子女上不起学,这必然导致贫困的恶性循环,对贫困人口的子女而言这是不公正的。政府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解决了贫困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就遏制了这个恶性循环。这涉及到教育体制改革,要把这个问题放在政府职能转变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考虑解决。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苏琦 黄艾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