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宏观调控要使过高的房价理性回归。因此不少购房者期盼这一利好逐步变为现实。依笔者的理解,房价理性回归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房价涨幅下降;另一种是房价下降。前者是升得慢一些,后者是直接下降。
房价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楼盘个案呈现给购房者。19日,笔者在“上海之春”房展会走马观花,感觉大多楼盘出现了价格下调,而少数楼盘价格坚挺,甚至出现微幅上涨。这都很正常,是供需规律使然。
表现房价变化的统计指标是均价和价格指数。均价通俗地说是混合平均价。以本报刊登的“每周行情”来说,每周均价变化上落很大,这是由于当周的交易结构变化所致。如果高价位房子成交多,均价就明显拉升。每周如此,每年亦然。
再来看价格指数,因为是经过除权后的同质比较,并剥离质变影响,能反映总体房价的实质变化。
拿民间统计机构数据来说,2005年中房上海综合(一手房)指数比上年下降1.53%;2005 年上海二手房(住宅)指数比上年下降9.53%。看官方的上海统计局数据,2005 年上海商品房(即一手房)均价比上年上升5.4%,商品房价格指数上升9.2%(官方的二手房指数统计没有)。结果似乎大相径庭。这里,也不能作“不同质”的比较。官方肯定是准确的。民间统计也是可信的,因为有坚实的市场依据,只不过指标内涵不同罢了。
指数是市场“晴雨表”,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对购房者来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购房者面对的是具体的房子,房子的价格变化具有单一性。因此,主要是看个案和周边情况的变化及行情,看性价比,当然,要进行动态比较。
但是,有的房价上涨也包含了价值内涵的增长,付出更高的价格获得更好的房子。这与需求推动带来的房价上涨是本质上不同的。这是笔者所要表达的另一层意思。
(来源:房地产时报 作者:梁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