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底开始,国家开始提倡企业“自主创新”。这个在汽车行业本来就热炒的词,再度成为“两会”的关键词。以前对创建自主品牌不太“感冒”的企业也开始举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真可谓“欸乃一声山水绿”。然而,自主创新不仅需要企业有创新的实力,还要看创新的成果是否具有生存与发展的市场空间。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上项目,喊口号,就无异于纸上谈兵。对地方政府也好,对各大企业也罢,我都不免有点儿“心存恶意”地怀疑,如果只是想在自主创新问题上“虚晃一枪”,那他们的真实意图究竟是什么。
在今年的“两会”上,已经有代表提出,希望政府能出台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扶持国内企业抵御跨国公司的冲击,好让民族企业“如虎添翼”。作为有强烈民族感情的人,我不仅希望民族企业能如虎添翼,甚至希望它们能够武装到牙齿,于三朝两夕之间就进入全球五十强,或者一步到位去争前3名算了。但企业有企业发展的自身规律,在全球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中,经济规律更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是哪家企业或哪个国家就能完全左右得了的。
说心里话,在我们国家,以堂堂正正之名,行鬼鬼祟祟之实的例子早就不胜枚举。随便翻看一下正史和野史,眼花缭乱的瞒天过海之术都有堂而皇之的红盖头。所以,我觉得“头重脚轻跟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口号学家”们,还是先把自己充实起来,具备了真正自主创新的条件和实力再来大干一场不迟。免得一旦被人当众扒光了衣服,露丑不说,没准儿还弄得“南辕北辙”,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国家一直强调要整治汽车行业的“散、乱、差”局面,自以为打着自主创新旗号就能蒙混过关的唯口号论者,根本就没有可能立足。就算国家在出台了最优惠的政策,支持自主品牌发展,若不考虑市场实际需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却根本卖不出去,连自己都不敢坐,如此创新岂不成了历史罪人?
末了,我心怀不鬼地问一句,有多少高呼自主创新口号、高举自主品牌大旗的国内汽车企业领导或政府官司员们,用的不是进口车或合资车?(南方日报 侯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