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 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和台北天下远见创办人高希均在香港发表演讲,强调软实力的作用,认为政治和军事不能解决的两岸问题,可通过经济文化解决。
周六是香港人寻常的家庭日,但却有几百名观众聚集于香港中环广场四十九层、面向大海的一个宽敞演讲厅里,聆听那首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场上掌声雷动。
这里是台湾光华新闻文化中心。周前光华与香港人分享了一场名为“从科技和人文看台湾大未来”的演讲。两位讲者都来自台湾,一位是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另一位是台北天下远见文化事业群创办人、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荣誉教授高希均。
四个多小时的演讲和交流里,不断被提及和吟诵的,是这样一些闪光的名字:余光中、邓丽君、林怀民、李安、朱铭……不断被诠释和强调的,是这样一个概念:Soft Power,即“软实力”(或“软权力”)。台湾的未来在两位讲者的口中,远离常见报端的军事、政治角力,回归以软实力制胜、以软实力动人的文化形象。
高希均教授讲了个例子:“上海的作家余秋雨来台湾时,我曾经问他对台湾印象最好、最深刻的是什么,他回答我说是台湾的夜市小吃。夜市小吃是很台湾的东西。夜市里的十二个小笼包,对外来说,力量远远大于十二个飞弹。这就是台湾的Soft Power。”
Soft Power以及相对的Hard Power(硬实力)的概念,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著名政治学者Joseph S.Nye博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其中硬实力是指用军事强势压制对方,是强迫性的;而软实力则指通过制度上、文化上、政策上的优越性或道德性展现吸引力,是吸引性的。在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力评估中,软实力,即经济文化的吸引力,往往比硬性的军事实力占更大的权重。“如果说香港的软实力在经济自由、金融效率,大陆的软实力在长城、兵马俑、姚明、熊猫,那么台湾的软实力就是故宫、李安、林怀民、朱铭,就是诚品书店、日月潭、邓丽君……”高希均笑着说。
高温超导专家朱经武从科技的角度看到另一个台湾:“世界领先的电子工业,也是台湾的软实力。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演讲的这一个小时里,台湾可以生产六千四百十六个计算机主板、九百六十六台笔记本计算机。究竟什么东西可以让我们在世界上挺起胸膛?不是武器,是文化,是科技的生产力。”
从李登辉时代的九五年开始,台湾人均收入水平就不再增长。而陈水扁执政的二零零零至二零零四年,台湾仅有百分之三点三的年平均经济总量增长,大大落后于当年并称“亚洲四小龙”的香港、韩国、新加坡。谈到台湾本岛没有起色的经济状况, 两位讲者都对政府资源的军事化倾斜表达了不满。“台湾有累积的人才、资金和经验,台湾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如果可以把资源合理分配,把巨大的军事开支拨向发展人文和教育,台湾的经济会更好,两岸关系也会更稳定。”高希均说。
两岸关系是谈论台湾大未来永远绕不开的话题,也是台湾发展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高希均感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陆曾因为邓丽君而对台湾有特别的亲切感。朱经武强调九十年代至今,台湾的电子工业在大陆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这些都是良性的互动,但如果当局坚持不断增加制造飞弹和政治角力的投资,不知道两岸这种亲切感,会不会慢慢消失。”朱经武说。
软实力润滑两岸关系
发挥软实力的作用,或者是两岸关系最润滑的解决方式。高希均说:“举个例子,在欧盟的各个国家之中,凡是政治和军事力量不能解决的,经济和文化一定可以解决。在两岸之间其实也是一样:凡是政治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济可以解决;经济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可以解决;如果连文化也不能解决了,那这个问题就是死结了。”
当李安的电影《断背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时,当林怀民的舞蹈在香港场场爆满时,当朱铭的雕刻享誉海外时,当余光中的《乡愁》至今让每一个听到他的两岸人民都为之动容时,这个台湾,对大陆是应该有着超越军事、政治一切力量的长久的吸引力的。这就是为什么,在香港一个小小的演讲厅里的《乡愁》,依然拥有经久不息的掌声。(摘自香港亚洲周刊;作者:张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