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4日电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06年中国房地产业走势尚未明朗,个人房贷市场却已成为商业银行大打创新牌的“角力场”:先是光大银行、建行等扎堆上市固定利率房贷产品;继而深圳发展银行力推个人按揭“双周供”业务,再掀市场波澜。
受宏观调控影响,国内楼市“高温”逐步下降,银行个人房贷业务增长一度出现疲态。作为银行最优质的贷款资产之一,个人房贷业务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逐步成为考验银行业务创新能力的标尺。
个人房贷市场成创新“角力场”
据央行日前发布的货币政策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增加2444亿元,同比少z1629亿元。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月度提前还款额占累收贷款额的比例却在持续上升,商业银行遭遇了新增房贷增速下降和提前还贷持续上升的“双重夹击”。
“目前,个人住房贷款仍属优质资产,是银行赚取存贷利差的重要来源,房贷下降必然给银行运营带来压力。”山东社科院经济专家冯群力表示,“对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而言,以业务创新应对宏观调控,不仅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也有利于改善银行在楼市波动中的被动状态,降低贷款风险。”
去年底,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不约而同推出各自开拓今年个人房贷市场的创新举措:中行与8家国内房企携手开拓“理想之家”房贷业务;而建行对无拖欠贷款本息的个人房贷,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执行下限优惠利率。
中小股份制银行特别是一些具有外资背景的中小银行力度更为猛烈:元旦前夕,山东首家外资参股银行——济南商业银行一举推出“还款休假”、“房产二次抵押”系列个人房贷创新业务,让消费者轻松实现“想贷就贷、想还就还”的理财梦想;2月底,国内首家外资控股银行深发展高调推出风行海外的个人房贷“双周供”业务,还款方式由传统的“每月还款”变更为“减半双周还款”,“30年期50万元贷款可少付利息11.5万元”,可谓钓足消费者的胃口。
中小行施重拳与大行争地盘
“从目前的势头来看,由中小股份制银行刮起的个人房贷争抢风来得更为猛烈。”据深发展济南分行透露,“双周供”个人房贷业务推出的头3天,便有30多名消费者通过同名转按揭方式,将自己在其他银行办理的房贷,转移到深圳发展银行来。
此前济南商业银行推出的系列房贷创新业务也颇富创意。“还款假期”业务适应当今个人收入变动的灵活性,客户在部分提前还款后,可以享受最长12个月的还款“休假”。“二次抵押”业务可以实现房屋中已归还贷款部分的再融资功能,满足客户经营或消费的“急”时之需,两个月业务量就达到3000多万元。
中小银行争夺个人房贷市场,并非“无风起浪”。统计显示,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仅把持着国内60%以上的个人房贷市场份额,而且是房产商的主要贷款者,这些银行在房贷市场上的“大行地位”早已深入人心。
冯群力分析,中小银行在房贷业务创新上抢先出招,其目的有二,一是借此在房贷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二是借机树立市场形象,为市场回暖提前夯实人心。
人民银行济南分行统计显示,2005年山东省6家企业共发行总额度为89亿元的短期融资券,节省财务费用2.4亿元。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就是银行的收入减少了2.4亿元。而按照专家预测,今年全国仅企业短期融资券发行规模就可望达到6000亿元,超过去年国内金融机构全年新增贷款的1/4;考虑到即将面世的中期融资券,以传统信贷业务为主的银行经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冯群力说:“这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尤为明显,因为此类银行在优质大客户信贷市场竞争中本来就处于弱势地位。因而,以个人房贷为主的零售银行业务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主攻的目标。”
楼市“僵局”下的变局预期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宏观调控已初见成效,但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产业链与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密切相关。因此,政府调控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希望挤压出泡沫,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正是宏观调控暗藏玄机,令房地产行业在楼市“僵局”中产生了变局预期。
中小银行在“僵局”中纷纷推出房贷创新业务,不仅是为了扩大目前的市场需求,也是基于对未来市场走势的良好预期。事实上,就在今年前两个月,济南商业银行个贷业务就达到1.2亿元,已经接近2005年全年个贷业务量的1/3;而个贷业务中80%以上均为房贷业务。济南商业银行个人业务部总经理王玉良认为,商业银行房贷业务重回快速增长轨道,业务创新固然功不可没;房产市场开始回暖也是重要因素。
“武汉大学金融系教授赵何敏表示:“各大银行纷纷推出金融创新产品,也许可以看作是个人房贷市场即将复苏的一个信号。”(邓卫华 孙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