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3日电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与老百姓只关心房价不同,两会期间,肩负重任的代表、委员们没有过多地谈论怎样把房价降下来,而是纷纷把矛头指向了不合理的住房供应结构——如何让老百姓用合理的价钱买到合适的房子?
这些代表委员们达成共识的是:如果说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是从收紧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开始,那么今年在信贷、土地政策维持不变的同时,结构调整应成为重点。
短缺与过剩并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商品房年施工面积是年竣工面积的5倍多,商品房空置面积达1.14亿平方米。不久前,有关部门把房地产业列为产能过剩行业。
房子真的太多了吗?两会期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声音道出了另一个事实。
——“房地产商开发的商品房主要是面向城市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广大低收入者望尘莫及。”来自山东的郭松海委员说。
——“银川的房价近几年涨得也非常快。经济适用房少,高档房多,已建成的商品房空置率高。希望多些每平米2000元以下的房子。”来自甘肃的周振中委员建议。
——“武汉市经济适用房平均价格6年间涨了一倍,高于同期商品住宅平均价格上涨幅度。2001年至2004年,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销售面积均逐年下降。”来自湖北的蔡玲委员说。
——“现在老百姓买不起房。经济适用房也要20万元左右,低收入者难以承受。”来自北京的田在玮委员道出了北京人的烦恼。
——“很多地方政府拿土地做生意,炒高地价,导致房价不断上升,而经济适用房需要一系列审批手续,发展受到限制。去年郑州市建造商品房60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仅50万平方米。”来自河南的汪远思委员算了一笔账。
短缺与过剩并存,是中国楼市的一大“怪象”。镇江市委书记史和平代表的一番话可算是注脚:“一方面是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十分庞大,另一方面是开发商大多钟情高档房,地方政府对经济适用房建设兴趣也不大。”
对于结构问题,信贷和土地政策恐怕都无能为力。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段话引起了代表、委员们的强烈共鸣:“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解决结构问题必须从结构上做文章,报告中的部署可谓对症下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