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电 题:中国发展慈善亟待解决四大问题
——访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
中新社记者 文永毅
当“新农村建设”与“自主创新”高频率出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时,“慈善”的字眼却仅出现了一次。站在贫富分化不断扩大的风口浪尖,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扶贫基金会会长段应碧今天呼吁,大力发展民间慈善公益事业对建设和谐社会功莫大焉。
据统计,中国非营利慈善组织每年筹集的资源有五十亿元人民币,其中大部分源自国际组织,而国内社会公益资源投入,仅为国民收入总额的百分之零点一,而在发达国家一般都在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
“中国人不是没有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段应碧认为,要改变上述数据的“畸形”,必须解决四大问题:
首先,官方对慈善事业的认识不够。段委员表示,相比美国等国发达的各类基金会组织,中国官方尚未充分发挥民间机构的力量,“慈善应该是政府导向、民间操作,这是最根本的一点。”
其次,要让先富起来的人了解贫困。段应碧认为,中国大多数富人并非没有爱心,只是不了解社会另一面的实际情况,“城里很多人从没到过农村,让他们到贫困的地方走一遭,自然会改变尴尬的现况。”
再者,政府应在两项政策上支持慈善事业。第一,免税可以激发捐助者的热情并免除其“费力不讨好”的后顾之忧,但现在只有数家机构获此权力;第二,用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优秀的慈善组织,以助其做大做强。
最后,慈善机构本身需要良好的公信度,让捐助者不必担心自己的爱心被中饱私囊。“有些不合格的公益组织辜负了民众的信任,这对于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段委员为此甚为担忧。
据了解,中国扶贫基金会成立于一九八九年,是大陆扶贫领域中最大的民间组织。二OO五年十月,该组织发起了名为“扶贫中国行”的大型公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动员先富人群走出城市,走进贫困地区,体验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给予贫困人群经济帮扶,实现双方的互动和交流。”段应碧意味深长地表示,“互动—感动—心动”是这一活动的口号,因为“仅有经济上的资助是不够的,只有贫富群体实现心灵上的沟通,才有利于避免仇富心态、促进社会和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