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八日电 题:闽台定“缘份” 两岸待潮平
中新社记者 沈嘉
海峡西岸经济区有望成为中央“画圈”的地方。在福建省人大力促下,此事已见眉目,则闽台之间除却地缘、血缘、文缘等“五缘”渊源外,还可期携手并进,做到“有缘有份”。
本届“两会”上,“海峡西岸”首次出现在国家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认为,这一表述明确了福建的定位和海峡西岸的概念,说明发挥福建对台的作用已纳入两岸统一的战略当中。
中央政府倚重福建的态度十分明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年伊始赴闽考察看望台商,被视为落实“念兹在兹、以民为本”对台新理念的一次标志性行动。
纵观去年两岸间的良性互动,从政党间的“破冰之旅”到民间日益升温的交往,所谓“念兹在兹”之言非虚,而是每每见诸行动,令两岸民众得到实惠。从小水果叩门、农产品跟进,令人展望到两岸三通及两岸自由贸易区的远景。
虽然从统计数字看,两岸经贸融合和民间交往已成浩荡潮流,但两岸走向仍不乏变数。除“台独”势力消长、国际社会影响海峡冷暖外,大陆能否富民强国,台湾能否弃成见为民谋福,也是关键因素。
虽然大格局决定闽台能否顺利“结缘”,但闽人所以对“海西”持如此高的期许和信心,则因闽台民间素有“心灵相通”的基础,这也是许多福建人大代表为台湾人民力求在闽各项福利的初衷。
各界冀望“海西”能推动两岸共同市场形成。不过以目前看,福建还需尽快发展基础设施、拓新制度观念、摆脱被长珠三角夹击的“边缘化”危机,“海西”从概念到实体尚需时间。在此期间,闽台间在文化、旅游对接,农产品合作等方面期有更深层次的交往。
虽然两岸前路鲜花和荆棘同在,但所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潮平两岸阔”的景象当有一日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