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成思危详解从"躯干国家"到"头脑国家"的艰难转型

2006年03月06日 11:10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电 题:成思危详解从“躯干国家”到“头脑国家”的艰难转型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分为两种,一种是“躯干国家”,另一种是“头脑国家”。在他看来,目前的中国还远不是一个“头脑国家”,主要原因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

  成思危不太愿意让大家把他当作国家领导人,他更愿意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与人交流。多年来,他一直倡导自主创新,全国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后,他利用各种机会不遗余力地为这一理念鼓与呼。

  五日晚,成思危拨冗接受此间媒体的集体采访,详解中国从“躯干国家”走向“头脑国家”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的‘头脑’还不发达。”成思危说,“头脑国家”生产知识、输出知识,而“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中国的知识产量很少,更谈不上输出知识。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提到创新,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近年来,缺少核心技术的教训令多少中国企业痛彻肺腑。而在成思危看来,建设创新型国家,仅仅有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

  当GDP总量跃居世界第六,当“中国制造”摆满全球超市的货架,中国不再满足于作一个“躯干国家”。然而,向“头脑国家”的转型是艰难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成思危说。

  有“头脑”的国家需要有“头脑”的人才,成思危指出,无论是科技的竞争还是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而中国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是有缺陷的。

  “要推进自主创新,首先要发展教育事业。”他说,“经济发展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而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

  成思危被誉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一九九八年,他递交的《关于尽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被列为一号提案,为中国带来了一股风险投资的热潮。

  他表示,发展风险投资是推进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要素。创新是有风险的,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是不可能的。风险投资让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 是一种支持创新的金融机制。

  此外,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培育创新文化,这些都是需要加强的地方。至于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变成真正的“头脑国家”,成思危笑言:我不是算命先生,我是一个审慎的乐观者。完

 
编辑:赵海燕】
 
专题网站:2006中国"两会"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打印稿件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