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工作会议于2月23日至24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认真总结了2005年征信工作,研究部署了2006年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要求,人民银行征信队伍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用,努力把征信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在回顾2005年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工作时,苏宁表示,2005年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要求,征信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民银行组织商业银行建设的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截至2006年1月底,收录自然人数4.86亿,信息涵盖个人基本信息、结算账户开立信息、银行信贷信息和来自银行系统以外的住房公积金缴存信息等,基本实现了为城市和部分农村每一个有经济活动的个人建立一套信用档案的目标;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服务功能日显重要,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开始投入试点运行;围绕征信系统建设所开展的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稳步推进;征信法规建设与征信管理工作取得进展。
苏宁强调,征信体系建设的目标是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金融发展和推动经济社会和谐进步。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只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手段。2006年,要围绕充分利用和发挥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作用,深入开展各项征信工作。
一是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信用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建设,人民银行各分支行要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充分利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投入运行的契机,把当地征信体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加快征信体系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支持地方社会诚信建设,加强与地方的协调,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建设的征信体系在地方社会诚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改善当地信用环境,增强当地的金融吸引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尽快建成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2006年6月30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所有商业银行和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联网运行;经过1个月的过渡期,现在运行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面切换到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尽快完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数据质量;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客户服务机制,努力做好企业和个人信用报告查询和异议处理的申请受理及处置工作。
三是继续加强协调,做好非银行信息采集工作。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收录非银行信息,不仅有利于商业银行了解企业、个人信用状况,防范信贷风险和扩大银行信贷,也有助于促进企业、个人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讲诚信,促进其他领域的诚信建设。2006年,人民银行要加强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互相支持,扩大信息共享,加快非银行信息采集,积极发挥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在防范信贷风险和社会诚信建设中的作用。
四是培育企业、个人信用意识和信用行为,特别是加大中小企业信用建设力度。要指导和帮助辖内金融机构正确使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信贷风险管理,培养企业、个人信用意识。各分支行要加强基础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充分利用银行提供的各种支付工具进行资金往来,不断积累信用记录,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信用贷款创造基本条件。尽快将小额信贷纳入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要利用和扩展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功能,建立企业支付信用查询系统,规范企业支付行为,推动商业承兑汇票的使用,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
五是提高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水平。征信部门要通过市场调研、制度设计和试点,为商业银行提供优质的征信服务。充分发挥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统计监测功能服务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密切关注金融机构客户关联信息的变化,监测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充分挖掘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统计分析功能,加强对行际、行业、区域和结构的信贷特点分析,为货币政策与宏观调控以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创造条件依法为其他部门和地方提供征信服务。
六是加强征信法制建设和征信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国际征信立法经验和征信市场的调查研究,积极推动《征信管理条例》尽早出台。抓紧制定《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争取在2006年上半年颁布实施。制定和完善征信服务中心,以及商业银行利用征信服务的内控机制及其管理制度,建立运行部门、管理部门和用户的有效制衡机制。积极探索征信行业标准化制定工作。
七是探索建立征信宣传教育的稳定机制。通过征信宣传教育,营造一种珍爱信用记录的社会文化氛围。结合提供全方位的征信服务和异议处理工作,加强对企业、个人、金融机构和社会的征信知识宣传教育;继续做好对大专院校学生、下岗职工等特定人群的征信宣传教育;要努力探索生动、灵活、有效的宣传方式,建立征信宣传教育的稳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