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究竟何去何从?平价医院是方向吗?在广东省政协医卫界别座谈会上,副省长雷于蓝指出,广东花了这么多钱建了这么多公立医院,政府还要专门拿出钱来搞平价医院,似乎有点形式主义。(2月26日《南方都市报》)
持有这种认识或态度,当然并非这位副省长的错。事实上,只要简单回顾一下网友与相关专家对于“平价医院”的质疑,就不难认识到,“平价医院”也许压根就不具有如部分论者所谓的“值得期待”之价值。比如,有专家就明确提出,“这个概念本身,即是一个存在的悖论:如果说这个医院能够平价,为什么那个医院不能平价?如果说这个医院不是平价而是廉价,百姓凭什么相信在其他医院都不能廉价的背景下,这个医院就能够廉价?”现实正是,多数公立医院对此保持沉默,“积极响应”的反倒是一些民营医院,而其所以“反应积极”,个中原因委实令人尴尬:“平价”俨然成了其藉以揽客的一个新口号或一块新招牌,说是“十元看感冒”,但其实却大玩“价中价”、“价外价”的游戏,诱导患者另外做大检查、开大处方。百姓“看病难又贵”的现状,显然并未有任何明显改变。
平心而论,“好想法”沦为“概念炒作”,不太可能是卫生部门的本意。其效果所以不显著,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比如,相关部门监管能力“尚有待提高”、因财力有限政府投入始终“不足”、医院疯狂逐利冲动“依然故我”,等等。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或许正是由于概念本身的“悖论”才决定了现实中的“悖论”:百姓期待“平价医疗”或“廉价医疗”,可这种期待却并没有寄托在建“平价医院”上。值得忧心的是:公众倘若由此还产生这样一种怀疑———有关方面是不是故意以“概念炒作”来替代出台医疗领域改革全盘思路?如此怀疑似也不乏其合理性。假若诸多迹象都显示出,有关方面总是不吝于提出一些吸引“眼球”却无现实可行性因此也就缺乏实际意义的概念,而不去积极思考并尽早拿出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那么,类似的担心或疑虑,也未必就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
在某种意义上说,将卫生部门作为指责的矛头所向,也许有失公允。医疗领域牵扯到的毕竟是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其改革也势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许多事情可能并非卫生部门所能独立左右得了的。但就医疗领域的改革而言,卫生部门的责任自然首当其冲。因此,也就需要这个部门积极地发现问题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建议、意见,自己部门能解决得了的,义不容辞地承担;不能独立解决的,想方设法与职能部门协调———这无疑需要建立在一个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的基础之上。反正决不应是“闭门造车”式的“独立思考”出一个概念,然后向社会抛出,就万事大吉了。因为,被指为“形式主义”倒事小,而以“概念炒作”来替代整体思路,所造成的结果只可能是,将改革进程一再延迟,兹事体大。
现下,毋庸置疑,改革终究不能只是“点”上的改革,而更应是“面”上的改革。指望在某一“点”上有新动作(可能还只是一个新概念或新名词)就突破一个“面”,想法未免太简单了。而如此一来,还势必掩盖或忽略了问题的真正症结或关键、核心所在,并连带整体或全盘思路成为“一盆糨糊”,进而陷入迷局难以自拔。
(来源:燕赵都市报,作者:孙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