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留 学 生| 科 教| 时 尚| 汽 车
房 产|图 片|图 片 库|图 片 网|华 文 教 育|视 频|商 城|供 稿|产 经 资 讯|广 告|演 出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际新闻
关键词1: 关键词2: 标题: 更多搜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伊朗核危机山雨欲来

2006年02月20日 08:54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伊朗核问题的日益升级使得美国与伊朗关系剑拔弩张。目前,外交斡旋的大门仍然敞开,但是,军事对抗的阴云已经笼罩在伊朗的上空

  本刊记者/刘婉媛

  今年2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安理会报告以后,伊朗核问题所引起的伊(朗)美关系剑拔弩张的态势,似乎到了一触即发的边缘。

  美国等西方媒体纷纷以“战争”“武力打击”等触目惊心的标题报道、分析解决伊朗核危机的出路;而美国政界以及智囊机构中有关武力打击伊朗的讨论风生水起 美国总统布什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都声称,不排除以武力手段解决伊朗核危机。与此同时,一直与伊朗进行核问题对话的英、法、德三国也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措辞对伊朗施加压力。

  重压之下,伊朗领导人依然不服软。伊朗总统内贾德2月11日再次表态,坚决捍卫伊朗发展民用核计划的权力,并警告称如果西方世界利用《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政治工具继续向伊朗施压,伊朗将可能考虑退出该条约。

  尽管伊朗上空阴云密布,但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外交努力并非山穷水尽。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建议,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转到俄罗斯进行。在俄方的邀请下,伊朗代表团将在近期到达莫斯科就该问题进行磋商。届时,伊朗方能否接受俄方的建议,将决定伊朗核问题的发展方向。

  伊朗民族情绪反弹

  英、法、德与伊朗就核问题所展开的谈判经过两年半的煎熬,最终宣告破裂。

  2月4日,在西方大国的斡旋之下,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经过三天马拉松式的磋商,最终以27票支持、3票反对和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欧盟方面提出的一项决议案,决定将伊朗核问题向联合国安理会报告。

  对上述议案投反对票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古巴、叙利亚和委内瑞拉。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决议出台之后,伊朗内贾德总统下令全面恢复浓缩铀活动,并表示伊朗的核设施不再接受联合国核查人员的突击核查。内贾德还呼吁伊朗人民不要屈服于西方的压力。

  事实上,伊朗民众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核计划本来持有各种观点,然而,西方要在核问题上打压伊朗的架势使伊朗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产生较强烈的反弹。

  民众认为,伊朗周边的巴基斯坦和印度均拥有核武器,而伊朗的宿敌以色列虽然从不正式承认,但也被公认为是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西方对这些国家的核计划不闻不问,却对伊朗横加干涉,显然是不公平的行为。就像内贾德总统曾说过一句名言一样:“如果伊朗在核问题上向西方让步,西方就会跟伊朗要人权;如果伊朗在人权上向西方让步,西方又会接着要动物权。”许多伊朗民众认为,美国和西方的目的是不断削弱伊朗,核问题只是他们借以施压的政治工具。

  2月11日,在纪念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27周年之际,伊朗国内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活动。伊朗民众在游行中高呼“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不可剥夺的合法权利”的口号,反对西方国家对伊朗施加压力。伊朗一些保守派的报纸将这次游行活动称为“对核问题的全民公决”。

  “我们的先知和他的门徒曾经在沙漠里遭到敌人的围攻,当时八个人就靠着分吃一个椰枣生存,并对敌人进行了成功的抵抗,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位伊朗普通老百姓这样对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说。

  波斯民族自古有骄傲的天性,外来的压力会使他们变得更为团结。伊朗国内的民族情绪将使核问题的解决变得更加复杂。但是,分析家普遍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立场日趋一致,伊朗所面临的选择余地并不多。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认为,伊朗决策层经过一定时间的观望之后,最终会意识到对抗将会损害伊朗的利益。

  “内贾德总统并不能左右伊朗的外交政策,真正的决策权在宗教领导手中。在伊朗的决策层中,还是有务实和理智的声音的。”董漫远对本刊说。

  美国智囊机构——外交委员会著名的伊朗问题专家雷·塔基赫也认为,伊朗最终还要回到外交斡旋的轨道。

  “今天,他们声称将终止外交努力,但我怀疑他们最终将回到谈判当中。所谓的谈判并不一定会有什么结果,但他们会谈下去。”塔基赫说。

  外交斡旋大门仍然敞开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决议中,中国投了赞成票,同意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进行解释。中国驻国际原子能机构代表团团长吴海龙强调,当前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解决伊朗核问题仍存在空间,中方主张以谈判方式通过外交途径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决定在3月6日才向联合国安理会正式递交有关伊朗核问题的报告,以便各方有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最后的外交斡旋。

  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建议伊朗将核计划中最关键、最敏感的步骤——铀浓缩活动转移到俄罗斯进行,这样,伊朗如果发展民用核计划将不再引起争议。稍后,普京提出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建立首座国际铀浓缩中心,并邀请伊朗参与该中心的建设。

  伊朗对此一直态度模棱两可。伊朗总统内贾德先是拒绝俄方的建议,稍后,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决定将伊朗核问题报告联合国安理会之后,伊方同意在2月16日派代表团到俄罗斯就铀浓缩活动转往俄罗斯事进行磋商。但是,在代表团临行前三天,伊朗政府发言人宣布,因为“出现新的情况”,伊朗决定推迟与俄方的磋商,具体时间待定。

  中共中央党校的核问题专家张琏瑰在接受本刊采访时指出,民用核计划和核武器计划之间的界线很难划清,因此,俄罗斯所提出的建立国际铀浓缩中心的建议为国际社会今后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渠道。但他还认为,浓缩铀活动应该置于国际社会的监督之下,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个大国。

  “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仅靠俄罗斯一个国家掌控、监督是不够的,也是不够安全的。从长远来看,国际原子能机构应该参与进来,才能使浓缩铀活动得到国际社会的有效监督。”张琏瑰说。

  但在另一方面,一些专家认为伊朗不会重视将铀浓缩活动转往他国的建议。伊朗有着充足的油气资源,专家们因此怀疑伊朗的民用核计划只是一个借口,其真正目的是发展核武器。因此,如果伊朗接受俄罗斯方的建议,也主要出于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体面地进行妥协。

  而伊朗对俄罗斯建议最终采取的态度,将决定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轻重。

  分析家普遍认为,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后,安理会成员要花上一定时间就该问题进行马拉松式的斡旋和磋商。

  “安理会可能会先通过决议,对伊朗进行劝告。如果伊朗还是立场强硬,关于经济制裁的讨论就会提上日程了。这前前后后至少要花上七八个月时间。”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张琏瑰说。

  美国智囊机构的一些专家则认为,由于安理会成员在对伊朗实施制裁的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因此安理会很难最终对伊朗构成“足够的压力”。

  “将伊朗核问题提交到联合国安理会,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布什政府在该问题缺乏更有效的手段。在这件事上,布什政府的目的只是想赢得更多的时间,而并不是指望安理会能说服伊朗放弃什么东西。”美国外交委员会的美国外交问题专家李·费恩斯坦说。

  布什的选择

  不久以前,许多人还一直认为伊拉克的重建将成为布什总统的“收山之作”,但当前美国政界热炒伊朗核问题的势头,让人感觉到,布什似乎有意在2008年卸任前解决伊朗核问题。

  于是,关于该问题的解决之道,包括外交努力和武力打击,都成为人们讨论的选项。

  伊朗的核计划始于两伊战争时期,其目前的发展水平程度仍是个谜。但据美国情报部门估计,与朝鲜核武器计划相比,伊朗核计划并未成熟,伊朗离制造核武器还需要三至十年的时间。

  因此,美国国内仍然存在一种意见,认为美国应继续通过外交途径处理与伊朗的关系。

  一些美国官员和学者认为,布什政府应该效仿处理朝鲜核问题的作法,首先给予伊朗安全保障的承诺,以换取伊朗放弃核武器计划。

  “伊朗需要得到这种保障后才能相信:如果他们放弃核计划,他们不会脆弱挨打。”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武器核查人员、现任美国科学与国际安全研究院院长的大卫?奥尔布赖特这样说。美国外交委员会的伊朗问题专家雷·塔基赫也持相同态度。他建议,美国政府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类似于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那样的一个机制,将欧盟三国以及俄罗斯、中国纳入该谈判机制,通过向伊朗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实惠,最终说服伊朗放弃核武器计划。

  然而,一些专家认为,伊朗与朝鲜完全不同,伊朗是中东大国,在经济上也没有困难,因此伊朗并不需要所谓的安全保障和经济承诺。

  而在另一方面,正如许多分析人士所指出的那样,核计划只是美国修理伊朗的一个由头,布什政府在伊朗问题上的根本目的是彻底改变这个“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

  “即使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妥协,也只是暂时缓解核危机,不会改变美国对伊朗的基本政策。”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董漫远说。

  外交手段以外,武力打击之说最近在美国甚嚣尘上。一些观察家指出,美国和以色列可能用导弹和远程轰炸机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打击。以色列曾以这种“外科手术”的方法铲平伊拉克的核设施。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2日报道,美国国防部的战略专家目前正在制定一份计划,以在必要时动用B-2战略轰炸机及远程弹道导弹,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类似于“闪电战”的军事打击。路透社也在同日报道说,在美国和欧洲盟国的一个磋商会上,美国官员也提及动用B-2轰炸机打击伊朗核设施之事。

  许多专家指出,在吸取伊拉克核设施的教训后,伊朗目前把核设施分散到全国各个角落,并藏匿于地底深处,加以重兵把守,因此,外科手术式的打击将难以像打击伊拉克核设施那般奏效。

  英国牛津研究小组日前出版一份题为《战争的后果》的报告指出,如果美国对伊朗的核设施进行重大打击,将导致上万人丧命,并使中东在伊拉克战争后进一步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

  该报告的作者 英国布拉福德大学和平研究系教授保罗·罗杰斯认为,伊朗的防空能力十分有限,将难以阻止上述打击。但是,伊朗可以通过鼓励真主党等激进组织对以色列进行报复性袭击、封锁国际石油通道的枢纽——霍尔木兹海峡等手段,使这场冲突转变为旷日持久的军事对抗。

  一些专家也纷纷指出,美国武力进攻伊朗,将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伊拉克局势将更为混乱、伊斯兰世界对美国的敌意会更加深重、国际油价飙升将使有关国家经济承受巨大压力……

  伊朗领导人似乎也因此自信地认为,美国当前并不具备攻打伊朗的条件。

  然而,当初攻打伊拉克的时候,美国也没有具备足够的底气和条件,但布什政府仍然做出攻打伊拉克的决定。几天前,美国2008年总统竞选的可能候选人之一、共和党议员约翰·麦凯恩说出了一句最能代表美国新保守主义阵营的话:比开战更为糟糕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伊朗。

  言下之意,美国将不惜以另一场战争为代价,阻止伊朗发展核武器。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编辑:张庆华】
 


  打印稿件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1024*768分辨率
[京ICP备05004340号]